此事不了了之。
從合八字開始,到合八字結束。
寇季全不知情。
他完全不知道,他差點多了一樁婚事。
他全身心的盯著朝廷征討西夏的戰事。
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
大宋這個強勢插入戰場中的強龍,也抬頭了。
李昭亮率領的十五萬兵馬,在拿下了龍州以後,直撲牛心亭,奪下了靖邊、橫山一線的長城。
折惟忠率領的五萬人馬,拿下了洪州以後,兵出洪州,直逼西夏軍事重地嘉寧,在古烏延城,跟李德明倉促組織起來的三萬西夏兵馬大戰了一場,戰而勝之。
此後一路長驅直入,殺向了嘉寧。
種世衡率領的清澗城兵馬拿下了韋州以後,跨過了瀚海,拿下了西夏的博樂城、耀德城,轉戰向西,攻佔峽口、鳴沙、應理等地。
三路兵馬,氣勢如虹。
西夏在長城以南的疆土,有一小半落在了大宋手裡。
隨後,大宋連連獲利。
李昭亮的兵馬在拿下了靖邊、橫山一線的長城以後,以長城為屏障,向西夏的石州、銀州一線進軍。
二月末,克石州,三月中旬克銀州。
折惟忠在嘉寧大戰西夏兵馬,戰而勝之,拿下了西夏的宥州、鹽州,他佔據的宥州、鹽州一線的長城,跟李昭亮佔領的長城,連成了一條線,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屏障。
種世衡率領的兵馬,相繼拿下了峽口、鳴沙、應理等地。
四月底的時候。
整個長城以南的西夏疆土,幾乎全部落在了大宋手裡。
折惟忠的兵馬和種世衡的兵馬,會師靈州川河畔,準備向西夏的靈州逼近。
然後,李昭亮率領的兵馬,在拿下了銀州以後,遲遲沒有動靜。
李德明見長城以南大部分的西夏疆土落在了大宋手裡,他一面派遣使節,到大宋朝堂上各種哭訴,各種表忠心,一面在抵禦遼人的同時,讓其子李元昊,率領十萬兵馬南下。
以前,大宋只要有攻打他心思的時候,他就會派遣使者到大宋,各種哭訴,各種表忠心,無往而不利。
大宋不僅會放棄攻打西夏,反而還會賜下很多好東西給他。
可這一次,大宋好像是鐵了心要跟他翻臉,他多次叨擾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