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梁月紅副縣長簡歷> 第二十一章-為官之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為官之道 (2 / 3)

孟夫人自無不可。

晚飯過後,孟浩叫上孟然一起踏著夜風來到了書房。

二人落座後,孟浩開門見山,“然兒,你聽過前朝韓愈的《藍田縣丞廳壁記》嗎?”

孟然搖了搖頭,“父親,孩兒沒有聽過。”

“那好,我給你講講這《藍田縣丞廳壁記》吧。”孟浩站起身來,雙手負後,緩緩講道。

縣丞一職是用以輔佐縣令的,對於一縣的政事沒有什麼不應過問。其下是主簿、縣尉,主薄和縣尉才各有專職。縣丞的地位高於主簿、縣尉,逼近縣令,照例為了避嫌疑而對公事不加可否。在公文發出之前,吏胥懷抱已擬成的案卷,到縣丞那兒去,捲起前面的內容,用左手夾住,右手摘出紙尾簽名處,像鵝和鴨那樣搖搖擺擺地進來,直立斜視,對縣丞說:“您還要署一下名。”縣丞拿筆望著應由自己署名的位置,謹慎地簽上名字。抬頭望著小吏,問:“可以了嗎?”小吏說:“就這樣。”然後退下。縣丞不敢稍稍瞭解一下公文的內容,茫然不知道是什麼事情。官位雖較高,實權和勢力反而在主簿、縣尉之下。民間諺語列舉閒散多餘的官職,一定說到縣丞,甚至把縣丞作為相互謾罵的話。設立縣丞一職。難道本意就是如此嗎?

博陵人崔斯立,勤學苦練,以積累學問,他的學問包容宏深,境界廣闊,每天都有長進,並且逐步顯露出來。貞元初年,他懷藏本領,在京城與人較量文藝,兩次得中,兩次折服眾人。元和初年。他任大理評事,因為上疏論朝政得失而被貶官,經過兩次遷謫,來到這裡做縣丞。剛到時,他嘆息說:“官無大小,只怕自己的能力不能稱職。”在只能閉口無言無所作為的現實面前,他又感慨地說:“縣丞啊,縣丞啊,我沒有對不起縣丞,縣丞卻對不起我!”於是完全去掉稜角,一概按照舊例,平平庸庸地去做這縣丞。

縣丞的辦公處原來刻有一篇壁記,但房屋損壞漏水而遭汙損,已無法閱讀。崔斯立為之換椽易瓦,粉刷牆壁,將前任縣丞的名氏全部寫上。庭院裡有老槐四行,南牆有大竹千株,昂首挺立,好像互不相下,水聲汩汩繞庭階而鳴。崔斯立把廳屋裡外打掃乾淨,種上兩棵相對的松樹,每日在庭中吟詩。有人問他,他就回答說:“我正有公事,您暫請離開這裡。”

孟浩講完,默嘆了一口氣,“這個故事由考功郎中知制誥韓愈所寫,因其奇妙獨特、精彩絕倫,故而流傳了下來。”

“然兒,你聽完這個故事有什麼看法呢?”孟浩有些期待。

“我?”孟然頗為不解,“孩兒聽不大懂。”

“無妨,你只需說出你的看法即可。”

“孩兒覺得這崔縣丞甚是無能,為官一任,卻是不能管理下吏,只知逆來順受......”

孟然尚未說完,就發現父親孟浩的臉色隱隱有些發黑,不敢再說下去了。

過了一會兒,孟浩輕咳兩聲,問道:“如果你是崔縣丞,你會如何?”

孟然看了看父親的神情,見父親已恢復平常,也就開口說道:“無非是拉攏一部分人,打壓一部分人,其後斥之以利,以權驅人。”

孟浩有些吃驚,“啟蒙先生不是隻教了你儒家經典嗎?”

孟然低頭,悄聲說道:“其實先生還教了我諸子百家的其他學說,其中就有《鬼谷子縱橫術》,只是不讓我告訴你們而已。”

孟浩無語,隨即發問,“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你若要拉攏別人,那不就是結黨營私嗎?如若結黨營私,於國於民俱無好處,君子何以立身?”

孟然嘴角咧了咧,笑道:“先生說‘君子朋而不黨’就是傻話,人生在世,怎麼可能不結黨。殊不知,獨木難支,一人再是厲害,也難以抵擋眾人的合謀。譬如,山林之中,百獸之王雖勇,卻也不敵群狼圍攻。同理,人亦如此。”

孟浩蹙了蹙眉,繼續發問:“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難道此言有錯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