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梁月紅副縣長簡歷> 第三章-第一堂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第一堂課 (2 / 2)

透過修行或者頓悟,可以息除煩惱業因,滅掉生死苦果,永不再受生死輪迴,達到安樂無為、解脫自在的境界,稱為涅槃。

但大部分人都堅持認為,肉身才是最主要的,可以透過肉體修煉飛昇仙界,從而長生不死。其曰,人之生,自父母交會而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於太初之後而有太質。陰承陽生,氣隨胎化,三百日形圓。靈光入體,與母分離。自太素之後已有升降,而長黃芽。五千日氣足,其數自滿八十一丈。方當十五,乃曰童男。是時陰中陽半,可比東日之光。過此以往,走失元陽,耗散真氣,氣弱則病、老、死、絕矣。平生愚昧,自損靈光,一世兇頑,時除壽數。所以來生而身有等殊,壽有長短。既生覆滅,既滅復生。轉轉不悟而世世墮落,則失身於異類,透靈於別殼。至真之根性不復於人,傍道輪迴,永無解脫。所以需要修持自身,得道飛昇。

那一次的道統之爭,便有了後來的佛宗,也就是現在梁國西陲荒漠之中的大佛寺。

二百年前,道宗又起了術劍之爭。劍宗一脈認為應當以劍道為主,道術為輔,則可以所向披靡,天下無可不破;道宗一脈則認為應當以道術為主,劍道為輔,則內可韻神,外可顯剛。就因為這一個爭議,所以透過切磋比試進行論道,初一開始還比的較為和氣,後來越打越上火,最後就演變成了**裸的仇殺。但是最終透過論道也得出一個結論,劍宗成長雖快,但後繼無力,容易滋生心魔邪氣;道宗成長較慢但是卻有後勁,一旦成才往往道壓當代。從表面上看,論道的結果是道宗勝利,所以就有了後來的道宗分裂,分為道宗、劍宗兩個流派。

其後數十年,道、劍二宗爭鬥不斷,死傷無數。後來,道宗出了幾位不世出的人傑,徹底壓制了劍宗,以至於到了今日,劍宗式微,幾乎要被滅宗,只留有宗主皇甫軒苟延殘喘於世,終日惶惶不安。

孟然靜靜地聽著,不時抓耳撓腮、不時驚歎神奇,對神洲大陸上發生的事情更是痴迷不已,想要聽更多的內容。

看著眼神充滿渴望的孟然,齊先生溫和地問道:“然兒,你有什麼問題嗎?”

“先生,弟子還想聽,請先生繼續講吧。”孟然看著齊先生,滿是緊張的樣子,認真地說道。

齊先生踱了幾步,緩緩開口說道:“神州初定,神聖離開神州之後,禹神之子夏啟建立了夏朝,是為神洲大陸上的第一個王朝。”

夏傳十數世後,夏帝發逝後,其子桀繼位。桀善武,《夏書》記載: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馬”。桀在位期間,夏國與邊陲部落的關係日益破裂。給夏國上貢的部落不斷減少,桀因此常常討伐不順從自己旨意的部落。古文獻中說桀貪色,他在擊敗某個部落後會從部落中挑選出鍾愛的女子作為妃子。桀的屢次征伐也惹怒了所有的邊陲部族,有緡氏因不服從桀而被滅族。

在這一時期,商氏部族也興旺了起來。夏帝桀又因商氏部族不服的藉口討伐商首領湯並敗之。商湯被囚禁於夏臺,隨後獲釋。除了夏室對外關係惡化外,古文獻中還提到夏帝桀在廷內用人失當。

夏帝桀只顧享樂不顧民間疾苦。傳說有夏民詛咒夏帝桀早日歸天,夏帝桀聽聞笑說自己是天上的太陽,太陽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著太陽,責問太陽何時破滅,情願與之同歸於盡。

後來商氏部族首領湯,利用民眾仇恨夏帝桀的心理,聯盟各方部落討伐夏國。夏帝桀大怒,御駕親征,怎奈各部族的勢力強大,夏軍抵擋不過,夏帝桀且戰且逃。最終逃至鳴條,商湯追之,展開了大戰,夏帝桀再次被擊敗,被湯放逐於歷山,最後跑到了南巢之山,並死於該處。

至此,夏朝覆滅。夏朝,傳十四世、十七君,歷時四百七十一載。

商湯立國,國號大商。商帝湯根據舊日討伐夏國戰爭時各部落戰功以及各首領的德行,分封各諸侯國。

只可惜,天道長存,萬物復始,一切都好似個輪迴。

講到這裡,齊先生仰身就是一聲長嘆,繼而轉身,對著孟然嚴肅地說道:“然兒,你要記住,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接著又說道:“但是,讀書切不可盡信其言,尤其是史書。此類書籍盡是經後人之手粉墨而成,內容之真偽不可盡信,只需有自己的看法就好。”

看到先生難得如此嚴肅,孟然用力地點了點頭。

齊先生看到此,也就繼續開講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