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來,就有幾人迎向他們。走在前面的兩個男子,一高一矮,高的年輕一些,三十左右,矮的四十出頭,身上穿的都是器造坊的器師服。
蘇佑直接道:“我是蘇佑,新任器造坊主管,這裡誰是負責,讓他過來一下。”
矮個中年男子答道:“蘇主管你好!我就是器造坊副主管常向陽。這位是器匠管事錢程,我們已經得到紀總管的通知,正在等您。”
其他幾位器造師,上前來見過主管大人。蘇佑點點頭,“那就好,我第一天上任,對器造坊還不太熟悉,請常副主管、錢管事帶我參觀一遍,順便認識一下各位同事,我們邊看邊說。” 說完就往一樓下去。
常向陽、錢程和白山陪著蘇佑參觀,花半個時辰看完了整個工坊。一邊觀看,一邊聽常向陽介紹,蘇佑就對整個器造坊的工作流程有了基本瞭解。這其時就像一個縮小版的器鋪,這裡具備器具生產的所有裝置,材料間,製坯,鍛打, 淬火,研磨工序工具一應具全。
但這些配套完善的裝置,是專供器造坊內部使用,只為新式器具打樣服務的。製造出來的樣品經測試合格,被商樓批准透過後,才會做為新器式,送去器坊進行批次生產。
整個器造坊,雖然佔地極大,確只有四十二人。
蘇佑轉了一圈,就基本認識了所有人。四人回到二樓,二樓只分成東頭西頭兩個大間,一間是工作室,另一間是樣品室。樣品間又分成不同區域,擺放不同的器樣,其中武器區最大,各種武器式樣,琳琅滿目。然後就是放置工具、農具的區域,錘、鉗、鋤、鈀、剪、鐮、錘,犁......。 放置廚具的刀、鍋、盆......,放置馬具的......,應有盡有。所有器具加起來沒有一萬也有幾千種,難怪敢叫‘萬刃’。
四人再回到工作室,常向陽再介紹其他器造師士,包括職位、善長的技藝等等。其中有一位長相清秀的年輕女子,名叫紀昭容。她看蘇佑的眼神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尊敬,反而有絲躍躍欲試。蘇佑猜她可能和紀十方總管有點關係。
器造坊的管事們基本都在。蘇佑向他們道:“白山以後就是我的助理。” 說完,他也不解釋,一言而決。
白山熱情和每個人打招呼,主動介紹自己。眾人也熱情回應,只有紀昭容對他的熱情沒有反應,瞧著他的眼中有審視,也有一絲輕蔑。白山也不惱,熱情不減。
白山對誰都自來熟,臉皮又厚,蘇佑放心由他去。
主管辦公室是隔出來的單間。蘇佑坐到椅子,回憶著器造坊所見的各種器物,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引起他注意的東西,也就是沒有多少可稱道的創新。
他開始思考孫少爺讓他依盤龍刀型設計一款新式大刀的構思,簡化工藝的目的是提高製造效率,以達到月產一千。他知道分樓器坊所有器師士加起來不過五百人,就算再把器造坊的器師以及雕刻師士們加起來,也不到一千。如果完全參照盤龍刀的式樣打造,這點人確實很難實現月產量一千的目標。況且不可能所有人手都參與到三千件新刀的煉製上來,兵部的訂單也不全是安排在白雲和中遠器坊生產,也佔用了分樓很大一部分產能。所以,簡化工藝是勢在必行!怎樣改進才能即新穎又簡約,讓客戶一見傾心,又能趕上交期呢?
蘇佑有了主意。盤龍刀之所以能吸引眼球,主要是其獨特張揚的造型,精雕細琢、誇張的龍圖對人眼球的衝擊效果,品質還是其次。合金是此刀隱藏的功能,已明確不考慮。
要想提高煉造速度、保持刀式的新穎,又不犧牲品質和實用性,那就只能在減少複雜的雕刻工藝上下功夫。
龍!不是可以隨便用的,蘇佑設計的盤龍刀,在他的古代可是大逆不道,要殺頭的。他在畫圖時沒想那麼多,後來反應過來,但其他人並沒有覺得不妥。他才知道這個世界並沒有視龍為皇室專用的神聖瑞獸。民間也有繡了龍圖的衣服,雕龍畫鳳的飾品、傢俱等等。而且這裡也沒有避諱之說,皇帝名字中有的字,百姓的名字中也可以有。換句話說,這裡的皇帝沒有那麼霸道!
但如果三千把刀批次都是鐫刻一模一樣的龍圖,只會貶低‘盤龍刀’的獨一無二,所以新刀設計,龍圖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