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ch論壇上流傳的不存在車站“きさらぎ駅”。 日本論壇網站2ch上有一則流傳數年的都市傳說,一名少女在深夜搭乘電車時,無意間搭到一個不存在的車站“きさらぎ駅”(譯:如月車站[1] ;起先她還很熱切地將在車站的見聞與2ch網友即時分享,沒想到最後卻搞到自己下落不明。 這起事件發生於2004年,一名叫蓮實的少女在晚間11時搭上一列電車,在經過近20分鐘的行駛後,她疑惑地在2ch上留言說,平時這班車只要7、 8分鐘就會停站,今天卻遲遲未停下來。有網友建議去車長室詢問看看,蓮實照做後卻沒有獲得車長回應,但在列車透過一條陌生的隧道後,於凌晨12時停在“きさらぎ駅”。 如月車站 蓮實發現,不僅車站裡空無一人,出站後外面也都空蕩蕩的,用手機搜尋也找不到所在位置。她困惑地向家人求救,希望能夠幫忙報警,但卻被警方當作惡作劇電話,因為根本沒有“きさらぎ駅”這個車站。 隨著時間越來越晚,蓮實仍不斷在2ch上與網友聊天,她在凌晨2時留言說,附近傳來鈴鐺及太鼓的聲音,還出現一名單腳的阿伯。網友們頓時驚覺不對,叫蓮實迅速順著隧道,離開車站周圍;蓮實在走出隧道後,果然碰上其他人,而對方還好心表示,願意免費載他一程。 無視網友的阻止,蓮實上了陌生人的車,並於凌晨3時44分留下最後一篇文章,她說:“駕駛把車往山上開,始終沉默不語,我打算趁機逃跑。”不過從此以後,蓮實就再也沒上2ch發過文! 瑪麗·賽勒斯事件 這些失蹤的難兄難弟中,至今是個謎團的,頭一個就要數“瑪麗·賽勒斯特號”帆船。這艘船點背到了極致,並且因為船員的神秘失蹤而聞名於世。 瑪麗·賽勒斯特號是一艘長31米,重281噸的前桅橫帆雙桅帆船。製造於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坎伯蘭,也是這裡第一艘下水的船隻,最初的名字是亞馬遜號。 亞馬遜號的第一任船長羅伯特·麥克萊倫在處女航開始不久之後就因為肺炎去世了,而且它也曾經在英吉利海峽中與其他船隻相互碰撞過。儘管如此,在這次糟糕的處女航之後,在新斯科舍船主擁有之下,亞馬遜號也度過了平靜的幾年。不過後來它在1867年因為遇到風暴而擱淺在格萊斯貝,結果在1868年被賣給美國人,並且被大規模修整後,改名為“瑪麗·賽勒斯特號”。 誰也想不到這艘船在4年後將會成為最著名的“鬼船”。 瑪麗·賽勒斯特號 1872年在船長本傑明布里克斯的命令下,裝載工業酒精的瑪麗·賽勒斯特號從紐約史泰登出航,準備前往義大利的熱那亞。除了船長與7名船員(其中有丹麥人和4名德國人)以外,還搭載了2名乘客:船長的妻子莎拉·布里格斯與2歲的女兒蘇菲亞·布里格斯,一共有10個人。 在開船之前,布里克斯船長和德·格瑞第亞號的船長,好友莫爾豪斯曾經共進晚餐。並非是莫爾豪斯在路途與瑪麗·賽勒斯特號發電報打過招呼。 在1872年12月4日(一些紀錄為12月5日,因為缺乏19世紀時精確的時區資訊),瑪麗·賽勒斯特號被認識本傑明·布里格斯的大衛·瑞德·莫爾豪斯船長所指揮的德·格瑞第亞號發現。德·格瑞第亞號僅比瑪麗·賽勒斯特號要晚7天離開紐約港。 德·格瑞第亞號的船員在全速朝向直布羅陀航行的情況下觀察它達2個小時之久,他們判斷瑪麗·賽勒斯特號正在漂浮中,雖然它的速度很快而且沒有遇難的跡象。德·格瑞第亞號的大副奧利佛·狄佛率領一群船員登上瑪麗·賽勒斯特號的甲板,他並且發現船上的狀況大致良好,雖然他報告說:整艘船非常的溼漉。船上只有一個幫浦(就是水泵),而且在甲板之間充滿大量的水。前艙口與活門都是開啟的狀態,而且只有一艘救生艇下水的跡象,所以他們認為這艘船被故意棄置在海上。一些被廣為流傳的故事:餐桌上擺著沒有碰過的早餐與茶、已經洗好的衣物被吊起來曬乾、碗裡留著吃剩一半的蘋果派等傳聞都是一本小說的杜撰。 船上1701桶酒精則是原封不動的,雖然當它們全部在熱內亞被卸下之後,其中有9桶被發現是空的。6個月的補給與食物被放置在船上,除了船長的航海日誌以外,船上所有的紙張都不見了。航海日誌最後記載的日期是11月24日,當時瑪麗·賽勒斯特號在葡萄牙統治的亞速群島西方100公里的海面上。船上的石版最後顯示它將在11月25日抵達亞速群島的聖塔瑪利亞島。 德·格瑞第亞號的船員於是將瑪麗·賽勒斯特號行駛到直布羅陀,他們在這裡則因為表現出的勇氣與技術而在聽證會受到法官的稱讚。但是海軍法院的官員福雷德里·克佛倫德從一個簡單的救援任務轉而懷疑這件事事實上是一項陰謀。最後法院獎賞一些獎金給這些船員,但是整體來說,因為這件事受到懷疑(雖然無法證實),所以報酬遠低於他們應該得到的。莫爾豪斯船長則被額外獎勵一些貨物與獎金。 某些小說帶來的誤區: 1.一些故事中,在瑪麗·賽勒斯特號失蹤前一天,德·格瑞第亞號曾經和互發瑪麗·賽勒斯特號過資訊表平安,實際上德·格瑞第亞號第一次遇到瑪麗·賽勒斯特號的時候,瑪麗·賽勒斯特號上已經空無一人了。並且德·格瑞第亞號比瑪麗·賽勒斯特號晚出發一個星期,兩者怎麼可能會在半路上相遇呢?莫爾豪斯船長盯上瑪麗·賽勒斯特號,很大原因就是瑪麗·賽勒斯特號本該到達熱那亞了,而現在卻在海面上亂漂。 2.“餐桌上擺著沒有碰過的早餐與茶、已經洗好的衣物被吊起來曬乾、碗裡留著吃剩一半的蘋果派,還有一個為船長女兒準備的挖了一勺的蛋”都是小說家虛構出來的——實際上船艙裡面進了水,秩序一片混亂。柯南道爾爵士衍生創作的小說裡也沒有這個情節,說明最早報告裡絕對沒有這些詭異的畫面。還有,大家不覺得這個情節和那個愛斯基摩人消失的情節簡直是一個模子里扣出來的嗎?那位愛德華茲先生很可能就是真兇哦。 3.有些版本里船上什麼都沒有丟,只是丟了航海日誌。但是事實恰好相反——除了航海日誌外東西都丟了。而且航海日誌上很明確說明了瑪麗·賽勒斯特號是在被發現前一週多,上面的旅客就失蹤了。 附:失蹤的船長布里格斯、夫人薩拉、女兒索菲亞大副理查森的照片。 失蹤的船長布里格斯 船員下落: 因為沒有任何瑪麗·賽勒斯特號上的船員或乘客被發現,所以這個導致他們失蹤的事件的真相可能永遠無法得知。 在1873年初,兩艘小型木筏在西班牙被漁夫所發現。其中一艘裝載著一具纏著美國國旗的屍體,另一艘則裝載著四具屍體。這些屍體曾經被假定為瑪麗·賽勒斯特號的船員,不過後來沒有經過詳細鑑定,就被埋葬在一個墳墓當中。 相關解釋 在許多推測當中,最有可能的推論是:船上裝載的桶裝酒精導致了這次的事件。布里格斯船長在之前不曾載運過這樣危險的貨物。9個滲露出酒精的桶子導致儲存的酒精蒸發。歷史學家柯瑞德·貝耶斯相信布里格斯船長下令將它們開啟,導致毒氣與蒸汽暴衝出來,所以船上發生爆炸。布里格斯船長於是匆忙的下令每個人搭乘救生艇,但是沒有確保與瑪麗·賽勒斯特號之間緊密的相連。而風將瑪麗·賽勒斯特號吹離他們搭乘的救生艇,於是他們可能淹死、餓死、渴死或曬死。 其他推論也將事故發生的原因歸咎於酒精,不過是以不同的理由。他們認為這些船員想要打破桶子來喝這些酒精,於是殺死布里格斯船長,最後偷走救生艇逃亡。 另一個理論則是認為因為布里格斯船長太過殘暴,導致船員發生叛亂,所以船長與他的家人被殺,然後他們以救生艇來逃亡。但是根據歷史紀錄,布里格斯不是這種會造成船員叛亂的船長,大副亞伯·理察森與其他船員也擁有良好的聲譽。 另一個推論是指他們遇到了海龍捲,這種情況下瑪麗·賽勒斯特號附近的海水可能被龍捲風吸走,導致船隻下沉。這種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瑪麗·賽勒斯特號被德·格瑞第亞號發現的時候會溼透了,也可以說明欄杆受創、破裂的羅盤與消失的救生艇。 進一步的論點指出地震在船隻下方爆發,造成9桶酒精(〜450加侖)流入艙底。地震還鬆脫位於甲板上炙熱火爐的通道,導致燃燒的餘燼造成帆布著火。因為看到酒精燃燒而引起乘員的恐慌,他們於是棄船逃生。等到火災平息之後,他們試圖返回到船上,但是失敗了,於是最後全部的船員死在海上。 布萊恩·希克斯與史坦利·史匹哲在最近的出版的著作中提倡布里格斯船長在無風時開啟貨物通風的理論,並認為這些散發來的有毒酒精造成船長與船員的恐慌,於是他們避居到小船上,但是因為連結並不穩固,加上氣候及風向的轉變,造成他們被吹離瑪麗·賽勒斯特號。 希克斯宣稱在媒體的檔案紀錄中,瑪麗·賽勒斯特號所載運的是毒性更強的甲醇,雖然沒有任何證據支援這個說法。 最近一份研究顯示:當時他們遇到暴風,加上布里格斯船長可能認為他們已經接近亞速群島,而且已經有一具幫浦(就是水泵……)故障,所以下令棄船,準備上岸,但事實上,當時瑪麗·賽勒斯特號距離亞速群島仍然有100公里遠。 當然,有些歡樂的的說法,比如外星人綁架,百慕大三角,遭遇巨型烏賊(極度深寒……),火流星爆發等等,因為這麼想的人完全靠補腦,一點依據都沒有,我就不仔細寫了。 莫斯科地鐵失蹤案 1975年某天晚上21點16分,莫斯科一輛滿載著乘客的地鐵離開白俄羅斯站向前駛去,本來只需14分鐘便可到紅色布萊斯諾站。然而,此站卻始終沒有見到這輛列車進站。地鐵管理人員急忙將整個地鐵的執行中斷,並調集有關工作人員,在整個地鐵系統內搜尋,當時蘇聯內務部也派人參與搜尋。列車和車上的幾百名乘客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天半夜,地鐵電氣庫主任維克多·斯潘諾維奇接到通知後,帶領地鐵站夜間巡視組的全體人員沿地鐵線開始仔細搜尋。他們發現原先環形路段一側靠隧道壁,有一段放待修列車的分岔線不見了!隧道壁下還留有二根平行的鐵軌,一位工程師發現這是一座巨大的防水閘門,他找到開關,啟動按鈕,整塊隧道壁便徐徐上升,防水閘門後面,燈火通明的一段鐵軌上,停放的正是那列失蹤的列車!最後一節車廂部分已被落下的閘門壓得毀壞慘重。車廂內空無一人,這簡直是個令人無法相信的事實:失蹤的列車已經找到,但是所有的乘客卻已不知去向。仔細察看周圍隧道壁,仍然沒有發現一塊活動的牆壁。在場的人疑惑萬分,如果說防水閘門年久失修,由於列車的振動,有可能自由墜落,可是為什麼道岔轉轍器沒有搬動,就把列車送上岔道?更重要的是,這輛列車的乘客和司機究竟到哪裡去了?自那時起20多年過去了,至今人們仍然找不到任何線索。可以說莫斯科地鐵失蹤案[1],是20世紀下半葉世界最神秘的一起集體失蹤事件。 莫斯科地鐵失蹤案 相關解釋 這個被稱之為“1975莫斯科地鐵失蹤案”的傳說,常常被收錄到“世界上人類集體失蹤”的未解之謎裡。最近,這個引人聯想的流言又被翻了出來。然而,很多顯而易見的證據都指明它更像一個科幻故事,而不是真實案例。 事件中提到的“白俄羅斯站”所在的地鐵線路,是莫斯科河畔線(Замоскворецкая,2號線)和環狀線(Кольцевая,5號線),分別於1938年和1950年投入運營,為莫斯科主要的地鐵運輸線路。 在2號線中,白俄羅斯站的前後分別是迪納摩站和馬雅科夫斯基站;在5號線中,其前後兩站分別是紅普列斯尼亞站和新村莊站,兩條線路中都沒有傳聞中所提到的紅色布萊斯諾站。即使譯成中文後,紅普列斯尼亞與紅色布萊斯諾名字上有相似之處,但也對不上號——白俄羅斯站距紅普列斯尼亞站僅有2.2公里。目前,莫斯科地鐵官網提供的平均速度是41.62km/h,這兩站之間大概需要3分鐘。什麼?你說1975年會慢一些?的確可能會。莫斯科地鐵官網沒有提供那個年代的平均速度,那我們不妨來對比一下行車速度還有步行速度。根據Google地圖的資料,兩站之間駕車需要4分鐘,公交車需要5分鐘,而步行則需要26分鐘,因此流言中提到的14分鐘也太慢了點,真的是地鐵的水平麼? 如果你在搜尋引擎上輸入關鍵詞“莫斯科地鐵失蹤案“,會發現早在2007年這則訊息已經出現在了中國的網際網路上,而與此同時英文媒體、書籍、網頁中對這一事件的記載幾乎為零,即使後來出現的英文網頁也僅僅是對早期的中文網頁的翻譯。人類集體失蹤可以說在當時是一個大事件,這麼一個大事,不僅西方國家沒有報道,就連莫斯科本土新聞都沒有相關記載,這難道不是很奇怪嗎? 用俄羅斯搜尋引擎Ya
dex.
u查詢“1975 московском метро исчезновения ”(中文即“1975 莫斯科 地鐵”,找不到文中提到這次事件的蹤跡。搜尋歷史上4月1日發生的大事件,也均無這次人類集體失蹤案的訊息。而在莫斯科新聞網站The Moscow&no**et
o.
u上搜尋該事件的關鍵詞,也沒有發現相關內容。除此之外,關於流言中所提到的美國物理學家斯內法克,也只出現在“地鐵失蹤案”的相關文章中。或許文中“法克”這個姓氏,就是在埋梗吧。 這個流言早期傳播的時候提到的日期是1975年4月1日,看到這個日期也許你會會心一笑——或許,一開始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愚人節玩笑。近些年,有人在傳播這個流言時把日期模糊成1975年的某天,是不是他們也發現,標著4月1日,就會讓人看出端倪? 人類集體失蹤案 1999年7月2日,中美洲的哥倫比亞有一百多名聖教徒,到阿爾里斯山的山頂去朝拜。這夥聖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來臨,他們上山去祈禱上帝的拯救。誰知上山之後就此失蹤。哥倫比亞派出大批人員在阿爾里斯山頂四周大面積尋找,並出動了直升飛機。近一個月,整個內華達山區查遍,不見一點蹤影。 英軍皇家諾福克團第五營集體失蹤謎案 1915年12月,英國與土耳其開戰,英軍諾夫列克將軍率領的第四軍團,準備進攻土耳其達達尼爾海峽的軍事重地加拉波利亞半島。那天英軍士兵登上山頂。突然間空中降下一片雲霧覆蓋了山頂,在陽光下呈現淡紅色,並射出耀眼的光芒,過了片刻,雲霧向空中升起,隨即向北飄逝。在山下用望遠鏡觀看的指揮官們發現,山頂上的土兵們全部消失了。
西班牙四千軍隊失蹤事件 公元1711年,4000名西班牙士兵駐紮在派連尼山上過夜,等待援軍到來。第二天早晨援軍到達這個宿營地,只內爐火依然燃燒,一部分馬匹,大炮原封不動,但卻沒有一個人。軍方派人四處搜了幾個月,仍全無蹤影。此事件在西班牙軍事史上記載入案。 西班牙軍隊服飾 相關解釋 咋一看這個故事詭異至極,但是實際上無比的蛋疼——有些版本那座士兵們失蹤的山成了“派連民山”(連字都打錯了),但是我覺得這都是“比利牛斯山”(Pi
i
eos)翻譯出錯了,因為有些版本就是寫著在比利牛斯山失蹤了……當然,還有些版本說是在1707年失蹤的…… 我在網上看到一位歷史吧的考證帝查閱了西班牙當地的編年史,解釋說是這四千人都是僱傭軍,可能是軍餉遲遲沒發,一怒之下結果就一鬨而散了。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僱傭軍怎麼會全都跑掉?” 我只能解釋:因為有些小諸侯國就是要靠僱傭兵來賺錢,所以當時僱傭兵都是國家組織的有組織有紀律的團伙,僱傭他們的人一僱就可以僱一個軍團。估計是工資發的不到位,一怒之下傭兵團的團長帶著兄弟們就趁夜深走人了。 當時正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法國、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代表的波旁家族聯盟,大戰神聖羅馬帝國、英國、葡萄牙、普魯士代表的哈布斯堡家族聯盟,到了1711年,波旁王朝穩固了對西班牙的統治。 波旁王朝估計很有可能因為勝券在握怠慢了這群傭兵大爺,所以導致了傭兵大暴走——畢竟當時法國的傭兵來源地瑞士的優秀傭兵風采不再,甚至墮落到軍紀敗壞,隨時拍屁股走人的地步,所以出走也是很有可能的。 我在谷歌上搜這件事,除了中國比較關注,其他國家網友根本沒有討論的,估計這就是個普通的傭兵罷工運動,被人誇大了罷了。 消失的愛斯基摩人 一個人的消失也許是種偶然,那一個擁有2000男女老少的村子的消失又如何解釋呢? [1] 1930年11月,獸皮獵人喬·拉貝爾穿著雪鞋艱難前行,他正去往位於加拿大北部安吉庫尼湖岸上的愛斯基摩村子。拉貝爾對那村子非常熟悉,那是一個興旺的擁有2000村民的村莊,村民以捕魚為生。 然而當他到達時,那村子不見了。所有的草棚和石屋都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堆燜火和一鍋烹調好的食物。拉貝爾立即向當地**報告,人們便開始進行調查,發現了一些怪異的事情: 假設那些村民是集體遷移,卻沒有留下任何腳印;村子裡的狗都已餓死並被埋葬在一個12英尺高的雪堆下;村民的食物和存糧仍舊好好地待在穀倉中。最後一個讓人們驚恐的發現便是:所有愛斯基摩人的祖墳都被挖空了,墓碑被壘成兩個巨大的石冢。遠處,地平線上閃爍著奇特的藍色極光。 傳說中的愛斯基摩人 相關解釋 很顯然,這也是個顯而易見的騙局。 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冰原上有個2000人的……村子!?很明顯不可能的。緯度相近的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朱諾現在才剛剛3萬人,上世紀30年代居然一個村子裡有兩千人…… 靠譜的一個版本是這個村子裡有30個人,但是那個獵人卻變成了約翰·拉斐爾。 這個故事最早刊登在弗蘭克·愛德華茲1959年發表的《陌生的科學》這本書裡(你沒看錯,前面巴瑟斯特那裡這個猥瑣的傢伙也參與擴散了謠言),並且進行了潤色(例如:死掉的狗,堆起來的墓碑)。 他是從一個叫凱萊赫的加拿大記者發表在《丹維爾蜜蜂報》上的一篇文章那裡得到靈感: 1930年11月27日,獵人喬·拉貝爾在安吉庫尼湖發現了6個空帳篷,生活在這裡的25個愛斯基摩人神秘失蹤了,甚至還配了一張照片——後來被證實這張照片照自1909年,一點關係都沒有。 加拿大皇家騎警也特地闢過謠:安吉庫尼湖所在的冰天雪地裡根本不可能存在大部落。 美國著名科學作家兼製片人,大概等於“美國***”的電視主持人布萊恩·鄧寧在每週的《Skeptoid》節目中也專門闢過此事件的謠——雖然至今人們還把這個惡作劇當做未解之謎看。 914號班機事件 1990年9月9日,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卡拉加機場控制塔上。人們突然發現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機場,而機場上的雷達根本查不到這架飛機。飛機降臨機場時,立即被警衛人員包圍,駕駛員和乘客們走下飛機後立即問是什麼地方?機場人員說是委內瑞拉。飛行員說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號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里達的。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時隔35年!後經電傳查證,914號班機確實在1955年7月2日從紐約起飛,途中失蹤。當時認為飛機掉入大海,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賠償了死亡保險金。當他們回到美國的家裡,親人們都老了,而他們仍和當年一樣年輕。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專門檢查了他們的身份證和身體,確認是確鑿的事實。 914號班機 [1] [1] 相關解釋 很多讀者都對這一被稱之為“914號班機事件”的“時空隧道”案例印象深刻,它常常被收錄到“世界未解之謎”的書裡,還有一些人認為這架飛機的消失可能與外星人和飛碟有關,在網際網路論壇上,介紹這一事件的帖子也廣為流傳,並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爭議。雖然“時空隧道”是否存在對科學界來講還是一個謎題,但是對於“914號班機事件”的真偽,很多顯而易見的證據都指明這更像一個科幻故事,而不是真實案例。 事件中提到的泛美航空公司全稱泛美世界航空公司,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是美國曾經最主要的航空公司之一,壟斷了超過一半的美國至其他國家的航班,在世界各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一度成為美國航空公司的代名詞。但是在50年代至70年代,泛美航空公司只經營海外業務,並沒有經營美國**管制之下的國內航空業務,美國國內航線由聯合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大陸航空公司等運營。直到1979年美國解除空運管制法案,泛美航空公司申請國內航線的申請才得到批准。所以在1955年,泛美航空公司不可能擁有紐約到佛羅里達的國內航班。泛美航空公司後來由於經營不善、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受八十年代末的“洛克比空難”影響,在1991年宣佈破產,從此曾經輝煌的泛美航空消失,這也是為什麼一直沒有人出來對“914號班機事件”進行澄清的原因,這個事件成了“死無對證”了。 翻閱1955年和1990年相關的歷史資料,也找不到文中提到兩次事件的蹤跡。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空難記錄辦公室的網站中收錄了最近幾十年世界各地的大小空難,甚至很多沒有人員傷亡的小事故也都記錄在案[。這份資料顯示1955年7月2日當天,全世界並沒有發生任何空難。在整個7月發生過三次嚴重空難:(1)1955年7月27日,保加利亞,一架搭載有58名乘客的以色列客機誤入保加利亞領空,結果被軍方**擊落,機上人員全部遇難。(2)1955年7月17日,美國芝加哥,布蘭尼夫國際航空公司一架載有43人的客機發生事故,22人遇難。(3)1955年7月14日,墨西哥瓦哈卡州,墨西哥國內一家航空公司的客機失事,機上22人全部遇難。 這三起事故也完全與“914號班機事件”“對不上號”。五十多名乘客死亡墜海的914號航班事件如果真的發生了,不可能在世界空難記錄中毫無蹤影。另外查閱泛美航空公司的空難記錄發現,在整個50年代,“道格拉斯型”客機也只發生過一次嚴重事故,是在1952年4月11日,一架從波多黎各飛往紐約的客機在波多黎各海墜毀,沒有發現其他與文中1955年飛機失蹤事件類似的事件。在事件的另一端,1990年9月、10月前後,在美國主要報紙之一的華盛頓郵報上也同樣沒有關於這一本應震驚世界的事件的任何資訊。 除了以上的這些破綻,如果在英文網路搜尋引擎上輸入有關這一事件的關鍵詞,得到的只有一些中文網頁結果,英文媒體、書籍、網頁中對這一事件的記載幾乎為零,這麼大的一件事情美國人自己卻從來不討論? “泰坦尼克”號船長再現事件 “泰坦尼克”號是英國本世紀初製造的,堪稱世界上最豪華的超級遠洋遊輪。1912 年4月15日,在首航北美途中因觸冰山而沉沒,在航海史上釀成一起死亡、失蹤1500多人的特大悲劇,然而奇怪的是80年之後,在1990年和1991年,兩名當時的倖存者分別在北大西洋的冰島附近被救:一個是史密斯船長,另一個是女乘客文妮·考特。更令人驚奇的是二人毫無衰老跡象,認為這80年只是一瞬間。科學家認為這80年他們在另一個時間隧道里。 相關解釋 原版謠言中有這一段: 1990年9月24日, 一艘拖網船在北大西洋航行,在離冰島西南約360公里的地方, 船長卡爾突然發現附近一座冰山上有一個人影。 他舉起望遠鏡觀看該人影, 發現冰山上有一位遇難的婦女發出求救手勢, 這位婦女穿著很過時,當她被救上船後, 船長問她一些個人資料以及在這裡的原因。 她竟然回答說: 〔我是鐵達尼號上的乘客,叫作文妮考特,今年29歲, 剛才船沉沒時,被一陣巨浪推到冰山上,幸虧你們的船趕到救了我。〕 她被送往醫院做了一下檢查,發現她的精神正常, 除了沉船受到的驚嚇以外...... 血液和頭髮的化驗也證明她確實是30歲左右, 而且鐵達尼號的乘客名單確實有這位考特太太。 沒錯,這位文妮考特確實是存在的,她的全名是M
s Wi
ie "Mi
ie" Coutts 
ée T
ai
e
,她是 1876年生,換句話說,1912年鐵達尼沉船時,她已經36歲,而不是29歲。除了年齡錯誤,更重要的是,考特太太早在1912年4月18日被救到紐約,她死於1960年2月29日--這樣,夠清楚了嗎? 另一個資料是閞於史密斯船長,由於他的屍體在船難後從來沒有被發現過,因此,關於他的最後下場,總結所看到的資料,歷來共有三種最普遍說法:1. 他把自己關在船長室裡,跟船一起下沉(像電影演的一樣);2.他舉槍自盡;3.他救了一位孤兒,將他送到救生艇後,拒絕登艇,又返回鐵達尼。 史密斯船長 神秘男孩去而復返 美國《科學家歷史》週刊曾描述過發生在安大略湖皮克特的一次事件。1969年7月30日,一名13歲男孩突然從他的親戚和鄰居眼前消失,幾天後他又在原地被發現。著名天文學家和不明飛行物研究家艾倫·海尼克曾出版過一本集錦,專門收集人類突然神秘消失的故事,被稱為《與第三自然近距離接觸》。其中很多類似事件都有詳細的敘述,比如來自新罕布什爾州的貝蒂和巴尼·希爾夫婦。1961年9月,貝蒂和巴尼度完假後開車回家,他們看見兩個明亮光斑跟著他們的汽車。不久後,他們就失去了意識。當他們再次恢復感覺後,他們發現身處160多公里外的地方,並且版的早期的恐怖故事《築物裡的裡裡外外做徹底的搜查,動用了獵犬到處搜尋信的是這倆故事都是有著同一個來源。 神秘消失的使節 有關蘭克事件的傳聞,也很快傳到歐洲。沒想到來自歐洲的回應卻是:“這樣的事件我們也曾發生過。” 這門,乘上停靠一旁的馬車,然而就在腳剛跨上去的瞬間,突然就消失了身影。 周遭一些前來送行的官員,異口同聲的說: “大使的身影就當著我們眾人的面,如煙霧般的消失了。” 至於後來到底該怎麼辦,在場的人就全然不知了。 就像這樣,連貴為代表一國的公使,都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這不可能是開玩笑的。 事件發生後,維也納的警署出動所有的警察與刑警,做了一次地毯式的大搜查。可是,卻再也沒人看見過巴沙斯特大使的身影。 或許,很多人強調巴瑟斯特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的,也有人強調他是在“同伴眼睜睜地看到他在走到車前檢查馬的情況時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很遺憾的是,這些都是謠傳——他的同伴克勞斯可沒說自己親眼看著巴瑟斯特變成隱形人蒸發了,只是強調他消失的突然。 當時的普魯士可不像現在德國那樣,當時柏林鄉下四處充斥著強盜、法軍散兵和德國革命者。行商被謀殺和搶劫並不受關注,特別是此時的普魯士法律幾乎無法產生效力。 數週之後,克勞斯在漢堡乘坐英國船隻到達倫敦,帶來了巴瑟斯特失蹤的訊息。12月,本傑明·巴瑟斯特的父親亨利被外交大臣亨利(混亂啊)通知了本傑明失蹤的訊息。 傑明的妻子斐莉妲立即與德國探險家海因裡希倫琴(其實是個學生,後來去非洲探險掛了)一起前往德國尋找丈夫,他們來到佩爾萊貝格時,發現普魯士當局已經指派馮·克里青上尉著手調查此事了。克里青接到這個命令後,立即動用軍隊展開地毯式搜尋,得出他自己躲起來的結論 26日,克里青挖掘了施泰珀尼茲河,內政官員也下令對村莊展開第二次搜尋。1809年11月27日,巴瑟斯特一件價值200至300普魯士泰勒的皮大衣,在施密特家的廁所裡被發現。此後在12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