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然點了點頭,“父親,回去之後我會把《孟子》再認真學習一遍的。”
孟浩聽後,開口誇獎兒子:“然兒,你能知道回去之後將遺忘的東西重新學習,這已經很難得了,為父很是欣慰。”
孟然咧嘴笑了笑。
隨後,孟浩繼續講道:“前朝就有人說過,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捨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幾可以言棋矣。所以,下棋既能修身養性,又能體現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五種美德。”
“至於書,也就是書法,也是‘六藝’之一。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文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佈局(分佈、行次、章法)等內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隨,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佈錯綜複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寧高勿低等。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
而今科舉考試盛行於世,書法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最終的考試名次。世人常說‘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內在修養。身為讀書人,如果你的書法難等大雅之堂,自然是會被其他人鄙視的。練習書法時需排除雜念、全神貫注,達到入靜專一的狀態,才能把字寫好。前朝書法大家歐陽詢曾說,練書法時一定要‘澄神定慮,端己正容’,所以練習書法能調神修心。”
“畫,就是繪畫,別稱‘丹青’。神州大.陸的繪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各種繪畫技藝就已經相當成熟了。孔子曾用‘繪事後素’來闡述禮、義之間的關係。素指的是白色的底子,繪事後素,是說繪畫要以白色底子為基礎。在孔子看來,外在的禮儀是與人的內心情操相統一的,就像繪畫一樣,沒有白色底子為基礎,就繪不出優美的圖案,也就形不成美麗的畫。前人認為一副好畫,能讓人雜念頓消、洗塵淨心。所以,繪畫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將琴棋書畫大致講完,孟浩已是唇乾舌躁,捧起桌上的茶杯,飲了一大口冷茶。
孟浩休息了一會兒,隨即問道:“然兒,休課期間,你準備做些什麼呀?”
孟然想了一陣子,回答:“我想把之前學過的內容都溫習一遍,時間充裕的話,就再看一些閒書。”
“哦?什麼閒書?張先生指定的嗎?還是你自己想看的?”孟浩很是好奇。
孟然搖了搖頭,“不是張先生交代的,是先生之前給我指定的書籍,我看了一小半,剩餘的準備在三年之內看完。”
不用說,這個先生自然是指齊先生。
孟浩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踱步至孟然身前,俯身問道:“然兒,你還想齊先生嗎?”
“想。”孟然不假思索地回答。
雖是隻有一個字,卻包含萬千情緒;雖是隻說了一個字,卻有諸多言語不曾說出口。
先生姓齊,齊修國。是孟然一生的先生,也是唯一一個孟然不會說出姓名的先生。
安靜的書房裡,一長一幼,相對無言。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難以自拔。
過了半晌兒,孟浩先是打破沉默,“然兒,今後你若有閒,便來書房陪我一起讀書練字,說說話罷。”
孟然點頭稱好。
......
這一夜,孟然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從子時一直到寅時。夢裡,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一生。那夢中的人兒,從嗷嗷嬰孩到童稚少年,從浮躁少年到沉穩中年,最後變成垂暮老朽。
孟然於恍惚間醒來,想要伸手抓住夢裡的一切,卻只抓到了清冷的空氣。那些原本清晰地印在腦海裡的夢境,忽然就變得模糊起來,仿若披了一層紗衣。那些內容,越想要想起,就越是想不起來。到最後,那僅剩的幾幅畫面也已經丁點兒不剩,全都消失不見了。
孟然輕輕地坐了起來,摸了摸額頭,想要確認自己是否在做夢,只是額頭上的細密汗珠在告訴他,剛才所發生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並沒有留下什麼殘痕。
孟然呆呆地坐著。
寒意如牢籠般一點點將他圍困,他只能順從地蓋好被子,靜靜地躺著。窗外的風在呼嘯,嗚咽著橫掃一切擋在它面前的東西,那聲音聽起來古怪又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