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禍福無門> 第十二章 陰陽大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陰陽大界 (1 / 2)

眾鬼聽聞,始知人世關於望鄉臺的傳說確為真有其事,紛紛閉目瞑想,耳邊果聞陽世親朋哭聲,便不顧一切湧往望鄉臺邊緣,憑欄遠望。

只見冥冥青天之下,數里之外,濛濛薄霧之中,他們心裡思念和牽掛的陽世之人,或披麻戴孝,哭倒靈前,或面目悲慼,望棺長嘆;更有那白髮人送黑髮人、無助弱妻,捶胸頓足、撫棺大慟;也有青發兒女、咿咿幼子,楚楚可憐。眾鬼見了,無不肝腸寸斷,望之呼喊號哭。

尚不足半個小時,黑頭鬼便命鬼卒將先上來的一千新鬼,從望鄉臺另一側的石梯驅逐下去,到望鄉臺下集結,另放一千新鬼上來。

待五千餘名新鬼全部翻過望鄉臺,到臺下集結完畢,時已過午。鬼兵們仍將新鬼排成縱隊,趕往陰陽大界。

陰陽界距望鄉臺二十餘里,新鬼們因已去除鐵鏈,雖仍然沒吃沒喝,到底行動要迅速得多了;鬼兵們也因差事即將完成,打棍取樂也折騰了幾天幾夜,早已意興闌珊,對鬼打鬼再無興趣,只顧催動著隊伍攢行,因此,天色未暗,便已來到陰陽界下。

顧名思義,陰陽界乃是陰間和陽間的交界處,一過此界,就徹底進入陰冥世界——鬼的世界。黃泉路、望鄉臺其實位於陰陽相交的過渡地帶,還算不得真正的陰界。李正坤沒過陰陽界就逃脫了,不過是在陽間飄蕩,遇上鍾花,被郡主儀仗直接從官道帶進了陰界,去了陰京平都山。因此,李正坤沒有象其它新鬼生魂一樣,從黃泉路、望鄉臺赴陰,而是從捷徑而入。鍾花住在她在唐代做人時的老家終南山,府弟位於終南山之陰,終日不照陽光,古木參天,綠苔如茵,雖處人世,但陰氣深重,於鬼魂無礙。

陰陽界是一座綿延萬里的長山,陡峭險峻,直插青冥,山脊如刀,分明陰陽。

黑頭鬼望著高高的陰陽大界,聽著從山路上傳來的呵斥哭喊之聲,知道前頭的數萬新鬼還沒過完,只得在山下再住一晚,並派兵守住山口,以免被後面陸續趕到的鬼隊伍插了隊。第二天天色未明,便喚起鬼卒,押著五千餘名新鬼從狹窄的山路上了山。

陰陽界靠陽間一面,岩石黝黑,稜磳怪異,無樹無草,山谷、溝壑縱橫,看一眼都使新鬼膽顫心驚。道路曲折難行,溼滑窄逼,鬼卒們都套上了釘鞋,因此行走穩健,如履平地,可新鬼們卻無此裝備,滑倒跌落,不計其數。尤其是老弱婦孺,跌落谷底,猶如草滾石落,紛紛不絕;再爬再跌,反覆多次。

黑頭隊長又氣又急,傳命在後督收跌落鬼魂的兵丁,將跌落者往死裡打,往命裡踢,狠督狠催,務必儘快翻山。

五千餘名新鬼在山路上跌得鼻青臉腫,其間又遭受鬼卒們黑棍擊打,釘鞋猛踢,遍體鱗傷,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在傍晚時分全體翻過薄薄的山樑,上了靠陰一面的大道。

靠陰間一面則與靠陽那邊完全相反,坡勢平緩,道路寬闊,鮮草綠樹,與人間無異。鬼魂們只有到了山這邊,才算是解脫了路途苦難,踏上了陰間坦途。

黑頭鬼才將提了一整天的心放了下來,不顧新鬼們祈求歇息一下的苦求,命鬼兵們驅趕著新鬼全速下山,到山下紮營。

他訓斥眾鬼道:“你們以為做鬼就這麼容易?也跟人世嬰兒降生一樣,不經歷三災八難,不闖過生死坎兒,連鬼都做不成!”

到了山下已是後半夜,紮營歇息。第二天一早,眾鬼卒將新鬼亂棍趕起,直往鬼門關前奔來。

中午時分,來到鬼門關前。

鬼門關是一座雄關,為當今陰天子所築,虎踞在陰陽大界後面通往冥間的必經之路上。城牆依據兩邊陡峭山勢用巨石築成,拔地而起,上蓋關樓,箭垛高聳,與人間雄關險隘差不多,只是更加寬廣高大,門洞深遠。新鬼們見了,慨嘆折服,始知什麼叫著“非人力可為”。

前面仍就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驗文點數過關。黑頭鬼心中煩躁,過了鬼門關,再有一日路程,便到無常殿,到時無常爺問起那丟了的九十九名鬼魂,該如何應答呢?新鬼們下了陰陽大界,就不再受苦了,過了鬼門關還會有驛站供給吃喝,為的是齊整飽滿,平和無怨,使無常爺覺得有面子。可他這趟差事生生丟了李家村近百名鬼魂,讓他們流竄陽間,孤魂野鬼,惹事生非,更有甚者,那幫野鬼聚而不散,在人間聚眾鬧事,為非作歹,那就不僅僅是使無常爺失面子的事,而是犯了閻君律法,依律當斬。

黑頭鬼命將李正東提到面前,降聲紓色,先假意關心慰問了一番,說什麼這一路走來受苦,乃是陰間例行常規,請他多多體諒云云。然後話鋒一轉,問他可知李正坤、李正山等人除了回老家,還有沒有別的去處。

李正東此時從黑頭鬼的話語和神色中窺見了他心底的恐懼,決定戲耍他一下,出一出這一路來所受折磨的怨氣,便假意說知道,但現在一時想不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