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的話,讓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到不解。
按道理來說,這個即將走上教授講臺的人,不應該說出這種話來。
但是現在所認的這門親戚,他所說出來的這些話,卻還是讓人心生感激的。
因為認的這門乾親,人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人的安全,而根本就不在乎那些東西的價值。
這裡面,特別是袁鼎陽的感觸最深,先前在課教室裡面的時候,對於這個乾弟弟的學識,可是佩服的不得了!
可是現在自己老爺子給他們認的這個乾弟弟,卻對自己的家人,說出來了這麼一番話。
反差有點大啊!
“陽哥!有點不信?”
在場所有人的表情,楊萌都看在了眼裡面,特別是袁鼎陽臉上,露出來的那副懷疑神色,讓楊萌感到有點好笑。
袁鼎陽長得不像老爺子,倒是像老太太多一些。
這會聽到自己的這個乾弟弟問起這事,雖然心裡很想說一句這是迷信的話,可是話到嘴邊,還是被他嚥了回去。
因為他突然之間想起,自己家裡面的老頭老太太有點信這個。
別看自己的父親,是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但是對於這些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他還是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
按照老爺子的話說,你們可以不信,但是你們卻不能夠去否定。常懷敬畏之心,對你們沒有壞處。
“陽哥!這麼的吧!你把眼睛閉上,我們來做個實驗。沒有什麼危險的!就是讓你感受一下,老祖宗們留傳下來的精華。
畢竟毛嗲嗲也說過,實踐出真知嘛!”
“那是馬克思說的好吧?人家的原文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聽到自己乾弟弟的這個話,袁鼎陽可沒有打算在這事上相讓,隨口就反駁了一句。
“毛嗲嗲沒有說過這話?
世事磨鍊,主意還來自實踐,實踐出真知,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這些話可都是毛嗲嗲說的哦
而且馬克思算個毛線啊?
在幾千年前,咱們國家的老祖宗們,荀子就說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的話。
這話難道不是很好的解釋了,實踐的重要性嗎?
毛嗲嗲那是發展了古人的思想,強調人們經過世事磨鍊,才容易產生主意。
而且青年時期,他就有意識的透過實踐提升自己。
在一九一七年,他和一個同學身無分文,就在咱們省裡的一個鄉下游學一個多月。
遊學陽哥知道嗎?
所謂的遊學,實際上就是近似沿村乞討,在此之間,主要靠幫人寫點東西、出點主意之類,去解決他們兩個人的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