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3章 同盟 (1 / 2)

自從戲志才獻計,曹操採用他的險招,以不到萬餘兵力圍困呂布近五萬大軍三個月之久。

無論是氣度還是心態,曹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經歷了徐州以及兗州的戰事後,曹操開始逐漸從一名諸侯往霸主轉變。

興平二年初,曹操率大軍返回許都(許昌)。

將兗州的事情處理好後,曹操的下一步目標就是徐州。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需要處理好外交關係。

現在曹操最忌憚的兩人就是袁紹與秦華,至於袁術這人,曹操與他從小一同長大,知道此人本性,雖然現在袁術勢大,但是曹操卻認為此人不足為慮。

袁紹在興平元年時與公孫瓚也展開了數次大戰,現在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幽州腹地,想來擊敗公孫瓚指日可待。

至於秦華,雖然現在依然匈奴右賢王虎視眈眈,但是曹操卻相信秦華很快就能解決這個問題,雖然看似過去一年涼州軍馬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但是曹操心裡卻有這種感覺。

回到許都後,曹操就向漢獻帝劉協自請大將軍之職,他覺得現在徵西將軍的職位已經配不上自己的地位了。

曹操迎天子後,秦華被封為驃騎將軍,徵西將軍的職位就落在了曹操的身上。

見曹操威勢日盛,此時已經開始明事理的劉協不敢過於反抗,雖然不情願,還是將之前屬於李傕的大將軍之位交給了曹操。

因為擔心袁紹會不痛快,曹操還為袁紹申請了太尉之位,不過袁紹並不領情就是了。

當然秦華他也沒有忘記,不過秦華現在已經是驃騎將軍的職位,僅次於大將軍,再無其他職位可封。

於是曹操就為秦華要了一個“武安侯”的爵位。

武安一詞意為“以武治世,威信安邦”,秦華雖然很少參與中原大戰,但是就擊潰李傕一戰就足以讓天下聞名,何況秦華還多餘與外族交戰,雖然事蹟傳播不廣,但也足以當得上武安一詞。

在秦華之前,漢朝只有兩位武安侯,第一位被封為武安侯的就是漢高祖劉邦,他當年最初是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武安侯的,而不是直接成為漢中王。

如果以此來看的話,曹操給秦華這個封號還是有點其他意思在裡面的,不過秦華卻不瞭解,他只聽說過武安君白起,自己這個武安侯和白起只有一字之差,倒也很是喜歡。

朝堂派出使者送達詔書的同時,曹操的使者也隨同他們一起拜訪了兩人。

使者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與兩人結盟。

現在曹操已經與袁紹的地盤出現了大量接壤的地方,他必須作為因對。

相比於袁紹,曹操更像先拿下徐州等地。

至於秦華,雖然秦華刻意放走了李傕,讓他與郭汜繼續佔據洛陽一帶,以作為屏障。

但是兩者之間遲早會有接觸。

袁紹在受到詔書後,心中十分不滿,雖然大多數時候,太尉的官職是要在大將軍之上的。

(太尉主管天下武官,也包括大將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