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各地小心戒備即可,那秦華短時間內不會來我漢中。”
原來早在秦華與樊稠對戰之前,張魯就已經收到了匈奴右賢王的書信,邀他一同出兵攻打涼州。
張魯不願損失兵力,並沒有給予回信,但是他知道有匈奴右賢王在,秦華短時間內不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在漢中。
何況現在秦華已經吞併三輔之地(京兆郡、扶風郡、馮翊郡),對外的道路已經通暢,完全可以去佔領荊、揚、豫、袞、徐、青等州,沒必要來自己這個易守難攻的漢中。
之前秦華的前進的道路被董卓所阻,他才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現在應該不至於會再次攻打自己的漢中郡。
張魯乃是張陵之孫,張陵這名字秦華最初聽到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很瞭解,但是當人告訴他張陵創立了正一盟威道後,秦華一下就想起了這人是誰。
正一盟威道就是後世的道教一個重要派別正一派,也叫天師道。
而張陵就是天師道的第一代天師,後世一般稱呼他為張道陵。
作為張陵的孫子,張魯算是天師道第三代天師,他對於傳播五斗米道倒是很擅長,但是對於天下大勢就看的不是很清楚了。
張魯認為秦華奪取長安後,就不會將目光看向漢中,卻不想秦華在將李傕趕出潼關後,就止步潼關,因為他下一步的目標正是幷州和漢中。
不過張魯沒有看清局勢,卻有人看清了,那人就是益州劉焉。
因為路途艱難,劉焉收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數月之後,當他得知秦華軍力遠超實際後,立刻修書一封送往漢中,讓張魯嚴加防備秦華。
漢中張魯是劉焉和中原的一道屏障,他可不想張魯被秦華所敗,因為他知道秦華的目標並不只是漢中,而是他的益州。
坐擁巴蜀這個天府之國,益州一直都是產量之地,以目前秦華表現出的野心來看,他必然會對益州用兵。
如果想要保益州無事,現在劉焉不但不能攻打張魯,有必要的話他還需要支援張魯抵禦秦華。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荊州、一草廬內
三人正在飲酒。
“尚才(龐德公的字),我們這次是否看走眼了?”
黃承彥舉起一杯酒對著龐德公說道。
“德操以為如何?”
龐德公沒有回答黃承彥的話,而是轉頭看向司馬徽說道。
“我等三人只是聽聞涼州科舉甚是有意思,這才前往,想要看看我等三人誰能取那狀元之名,莫非二位還真想出仕不成?”
“哈哈,德操所言甚是。只是我也沒有想到那秦華居然有此等實力。當初我們初入涼州就發現當地百姓的生活與我等最初所想大為不同,不曾想那秦華不但有內政之能,就連軍隊也發展到這等規模了。”
“天下紛亂,我等只想獨善其身,至於平定亂世就交給交給那些晚輩吧。”
說著司馬徽看向門外的另一處草廬,那裡正傳來郎朗讀書聲。
在這其中,有兩名兒童最為認真,一人相貌清秀,一人卻很普通,甚至有些醜陋。
他們正是現在才十歲左右的臥龍諸葛亮,以及鳳雛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