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上秦華軍本陣的十萬,以及那五萬羌人騎兵的話,秦華的麾下居然足足有二十多萬大軍。
“打不過的,絕對打不過。”
李傕心灰意冷,這種數量的兵力差距,還有什麼好想的,唯有逃命了。
秦華沒有繼續追擊李傕,這人留著還有點用,所以秦華只是下令開始打掃戰場。
五丈原一戰,秦華軍隊主力部隊十萬,北宮伯玉五萬騎兵以及涼州預備部隊十五萬,足足二十五萬參與這次大戰。
在面對李傕的十萬大軍之時,幾乎以泰山壓頂之勢取得了勝利。
本次戰鬥,秦華軍主力部隊損失五千餘人,重傷千餘人(失去戰鬥能力,無法繼續戰鬥),輕傷不計其數。
北宮伯玉的軍隊損失千餘人。
預備軍損失不足百人,主要他們只是後期來抓捕逃兵,並沒有直接參與戰鬥。
而李傕這方的軍隊,光是戰死的就有三萬餘人,重傷八千,被俘虜的有四萬多人,只有萬餘人跟著李傕逃回了扶風郡。
這次秦華沒有封鎖訊息,甚至還讓夜鷹在各地進行傳播,所以天下人很快就知道了這次戰爭的事情。
一時天下震動,沒有人會想到偏居涼州的秦華居然會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
許多人都開始改變了對秦華的策略,而那些懷才不遇之人,也開始動了來秦華這邊找找機會的想法。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這次戰爭最直觀的體現是幷州聯軍停止了對涼州的入侵,他們止步平陽郡,不敢再也動作。
幷州聯軍的軍隊總數也有二十餘萬,其中韓遂三萬、張揚兩萬、白波黃巾十萬,匈奴軍隊八萬。
但是韓遂、張揚不願與涼州軍戰鬥,所以實際上想要攻打涼州的只有白波軍和匈奴人。
加起來雖然也有十八萬,但是白波黃巾魚龍混雜,真正能戰的可以只有一半,也就是四萬左右的規模。
而匈奴軍也不想在與秦華的戰鬥中損失太多士兵,他們的背後還有鮮卑族存在,在侵佔大漢土地的同時,他們還有防備鮮卑人的進攻。
一旦兵力損失過大,極有可能會引來鮮卑人的覬覦。
在擊潰李傕軍後,秦華就讓張遼繼續追擊,不過也告訴張遼無需趕盡殺絕,將他們趕出潼關即可。
而秦華自己則是率領身下的軍隊前去面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