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陛下盡心乃是我的本分,宗正大人切放心,我已經有計策。”
“額?說來聽聽。”
劉艾頓時眼前一亮,沒想到此人還真有計策。
李儒的計策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帶劉協南移,離開關中,前去尋找其他諸侯的庇護。
而李儒所給的物件就是現在號稱荊州八駿之一的荊州牧劉表。
劉表本身就是皇親,只有逃到他那裡,才有機會匡扶漢室,曹操根本就不在李儒的考慮範圍之內。
劉艾等人對於李儒的看法也非常認同,他們其實也沒有指望過曹操。
雖然曹操的祖父曹騰曾經幫助過漢桓帝登基,也因此受封費亭侯。但是他畢竟是宦官,現在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官都對宦官沒什麼好印象。
至於曹操的生父曹嵩就不用說了,仗著曹騰的名望以及買官做太尉,但此人卻無什麼大才。
曹操也是,雖然曹操在剿滅黃巾的時候立過功勞,也曾經將濟南國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位於帝都的人卻更多的是知道此人少年時期的放蕩不羈,喜好玩樂。
只有董承並不是這麼認為,他其實更想讓獻帝前往袁術那裡,因為以前和袁術交好。
之前王允讓各地諸侯出兵勤王時,董承也寫過書信給袁術,但是袁術卻以治地混亂,無暇抽身為由給拒絕了,這讓董承對袁術非常失望。
揚州一地,如何比得上大漢天子。
李儒的計劃的是讓董承暗中策反現在長安城中的守軍,將這裡的三千兵力收編下來,這樣既能安全的逃離長安,又可以增加前往荊州的成功率。
因為賈詡的離開,長安城中群龍無首,加上許多士卒對李儒心懷不滿。
不到十日,董承居然真的成功控制住了長安城。
其中雖然有部士卒選擇回老家了,但是加上當時李傕攻打長安時被俘虜的守城士卒,董承東拼西湊居然也弄出了一支四千人的部隊。
他們在收集了大量物資後,劉協就帶領著文武百官,在董承四千軍隊的護衛下沿丹水而下。
這樣既可以避開虎牢關的戰事,也不用經過曹操的地盤,可以直接經過南陽郡,前往劉表所在的襄陽郡。
等到劉協正式離開長安之時,已經是賈詡離開長安近一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這時郿縣那邊的戰事也有了新的進展。
原本三方都按兵不動,各懷鬼胎。
牛輔認為李傕和郭汜是前來攻打自己的,一直全力籌備抵禦他們的攻擊。
而李傕兩人則是都不敢先動,他們擔心對方會聯合牛輔來一同圍攻自己。
但是這樣一直僵持著也不是辦法,因為事發突然,他們所帶的糧草都不多,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對峙,糧草也即將告罄。
戰事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