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袁隗親手將劉辨扶下皇座,將一應璽印解下交於劉協,再扶劉協登上皇位。
同時讓丁宮宣讀策文,解除何太后垂簾聽政,因其謀害董太后,遷入永安宮(冷宮)。
同時改國號元熹二年為初平元年。
三日後,何太后被鳩殺,董卓不允許朝廷為其舉行喪禮。
卻趁著何太后遺體與漢靈帝合葬,開啟皇陵之際,派人進入皇陵收刮其中的財寶。
之後董卓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的劉虞為大司馬,自己領太尉之位。
並且賜自己九錫中的虎賁、斧鉞,封為郿侯。
ps:九錫是皇帝賞賜給臣子的最高禮遇,虎賁與斧鉞是其中的兩樣。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董卓聯合司空楊彪等人請求朝廷為“第二次黨錮之禍”的眾多黨人平反,並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
因此也有部分人開始投靠董卓。
在謀士李儒的建議下,董卓開始親近士人,徵召名士入朝為官,其中董卓最信任的人就是蔡邕。
甚至董卓還不計前嫌,任命當初違抗過自己的鮑信、袁紹為地方太守。
自從董卓的權勢愈發穩固。
但是隨著權力的逐漸增大,董卓卻開始做事肆無忌憚起來。
他縱容手下士卒搶奪洛陽城中的富戶,收刮財物,奸**女。
六月初,董卓又自封為相國,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此時董卓的權勢已經比起當年的大將軍何進還要大了。
也因此,董卓日益驕縱起來,見到不順心的,無論對方是何官職,直接杖殺。
侍御史擾龍宗拜見董卓時忘了解除佩劍,董卓借題發揮,下令將其活活打死。
因為當年與車騎將軍何苗有過節,董卓直接下令讓人將何苗屍首挖出,隨意丟棄在園林之中。
還將何進、何苗、何太后三人的母親舞陽君殺死。
許多看不慣董卓行徑的人紛紛離開洛陽,回到自己故地招兵買馬準備反抗董卓。
東郡太守橋瑁偽造三公文書散發各地州郡,陳述董卓的惡行,呼籲各地起兵討伐董卓,恢復劉辨帝位。
此時已經到了陳留的曹操率先響應,他直接散發檄文準備組成聯軍討伐董卓。
曹操自知自己威望不夠,於是擁立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紹為盟主,各地官員紛紛響應。
至九月,已有十七路諸侯抵達虎牢關外。
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三萬五千。
冀州牧韓馥軍隊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