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萬成本的文藝片,屬於小投資的文藝片,當然這是指拍攝成本,宣發另外計算。一千萬足以讓張譚把電影拍攝得美輪美奐了,因為沒有對電影票房抱有期望,所以宣傳方面張譚也不是很看重。
他跟李豔提起電影的時候,就開始選角準備拍攝了,此時投資都還沒談好,廣電也還沒把劇本審下來。
反正一千萬而已,張譚的個人身價根本不在乎這麼點錢。
只要不開機,有沒有拍攝許可沒關係,先籌備好,等稽核透過,正好安排開機。
他是說幹就幹型別的人,劇本寫好,分鏡頭敲好,人就開足馬力,投入到工作中。他的工作就是籌備劇組、選擇演員、尋找取景地。
剩下都交給了李豔來負責。
和張譚一起共事,對於李豔來說,是非常愜意的一件事,沒有什麼壓力。別的電影公司籌備一部電影,可能要慎重再慎重,在廬影,完全沒有慎重這個概念。
“李姐,這部《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你就別去考慮票房了,我估摸著也不會有幾個票房,因為它是一部文藝片。”張譚決定拍攝後,跟李豔這樣說。
李豔點點頭:“看來你是要衝擊一番藝術類大獎了?”
“也不是,我估計要靠這部電影拿大獎也難。”張譚不可置否的搖頭,電影更像是一碗心靈雞湯,一些人生感悟,至於說那些文藝片該有的深度,並不多。
“那我就懂了。”
李豔其實並不懂張譚要拍什麼電影,她幾年深造,對電影行業很熟悉,但是對電影藝術,還是隻通了六竅,剩下一竅不通。
但這不妨礙,她去運作電影。
當電影《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計劃擺上檯面後,想要合作的電影公司,紛紛找上門來。其中華誼兄弟是最熱情的,跟著探長有肉吃,是王主將的堅定念頭。
在影視公司找上門求合作的同時,很多廣告商也找上門來,紛紛尋求植入廣告。
這些廣告商,一個一個出手不凡,其中娃娃哈集團,想為旗下的非常可樂打廣告,直接開出來五百萬的天價,只求在電影裡,能出現一次不短於一秒鐘的特寫鏡頭。
而另一家飄柔洗髮水,也開出了三百萬的高價,要求也是給一個特寫。
其它一些廠家,如恰恰瓜子、南孚電池、美特斯邦威等,都紛紛開出了上百萬的植入廣告價位。
“如果把其中開價過百萬的全接了,一共有一千九百萬元,也就是說,你還沒拍呢,電影就開始賺錢了。”李豔驚喜的說。
張譚對於此,也是咂舌:“你跟他們說,我要拍文藝片了麼?”
李豔豪氣的說:“如果不是文藝片,這個價格我還看不上眼呢,真要拍《原始碼》這樣的商業片,一個特寫鏡頭,起碼值一千萬。”
“原來我的電影,已經這麼值錢了。”張譚也是感覺良好,不過很快又說,“特寫鏡頭免談吧,我不會在電影裡,故意植入無關的鏡頭,只為了做廣告。可以有幾個自然一點的鏡頭,譬如女主角拿洗髮水,看的到是什麼牌子……回頭我給你列一個可以植入的名單和方式,你再去和他們談,願意就植入,不願意就拉倒。”
然而。
張譚還是低估了廣告商對他的電影的熱情,即便《那些時間教會我的事》是一部文藝片,即便不給特寫鏡頭,依然有超過七家廣告商,以平均一個廣告鏡頭一百五十萬的價格,簽訂了植入廣告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