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要麼說,絕對不能小瞧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呢?
孫管事整日琢磨怎麼樣才能割取更多的橡膠樹汁, 因為他識字有限, 便託了自告奮勇在過年期間多多留守瓊州島的蓬少爺幫忙, 去找各種農書,便是譬如松樹或者白樺樹被割開取汁是古來有之的,關於這方面, 孫管事早先就知道, 甚至他因為祖籍巴蜀, 還從自家老爹那兒聽說過, 雲南這邊有漆樹, 也是取其汁水,可做木料圖層等等。
【想來現在既然都是割開, 應該能從別的這些樹木的取汁記載中學習一些經驗吧?】
孫管事是這麼認為的, 說給蓬少爺聽之後, 蓬少爺二話沒說就應下了。
賈蓬雖然不愛讀書,但是卻十分奇怪地愛看農書, 於是乎, 壽昌十五年的新年,他和孫管事一個有文化, 一個有技術, 倒是很能湊到一起去,甚至在後來聽到橡膠園佃農中有些皮孩子學孫管事結結巴巴說話的時候,還把兔崽子們叫起來訓了一頓,訓完之後又給了幾顆糖果, 恩威並施地杜絕了這些皮孩子拿人短處取樂的行為。
孫管事和賈蓬在農書的海洋中‘遨遊徜徉’,做出了好多種假設,但是由於今年的橡膠還沒抽新芽,一切設想都沒能去論證,他們只能等著四月降臨,屆時才是開割的好時機。
…………………………
三月,萬物生發,由寶玉從旁協助,黛玉負責主要歸納編纂的拼音初版已經基本成型。有寶玉幫黛玉‘開了掛’,讓她幾乎沒有走什麼彎路,甚至於關於部首那一塊,因為不需要重新學習一類文字,只是拆分字而已,黛玉很快就可以獨立拆分歸納了,常用字很快被整理完畢。畢竟讓女子們學習,一開始也很少有用到生僻字的時候,常用字足矣。
甚至於,她同寶玉商量,是不是可以讓一雙女兒開蒙之前,先學一學拼音試試。
他們的女兒今年五虛歲,放在後世還是在幼兒園中班或者大班玩耍順便學學一二三、紅黃綠色的年紀,但是在這個世界,已然是可以開蒙了,尤其是寶玉自詡男女平等的,當年萌哥兒和芽哥兒在入族學之前就是黛玉給他們開蒙的,現在怡姐兒和悅姐兒的啟蒙,自然也由黛玉負責,寶玉給予百分百的支援。
可別說,這拼音雖然初時學的時候有些難,但是一旦記住了之後,只要有注音,任何生僻字,都能念出來。
最受益的,卻是兩位姑娘身邊的大丫鬟了,能一路熬資歷拼本事幹到一等丫鬟的,哪裡還有不機靈的?怡姐兒和悅姐兒每日上午學習個把時辰,她們也是要隨旁伺候的,便是一來二去,多聽多看,加上又有心想學,很快便認得百來字。
盡管這樣,黛玉也並沒有很放心,而是認認真真地問了女兒身邊的丫鬟們,覺得這樣的認字方法是不是簡單易懂,得了明確地答複,這才再下一次去順德的時候,找來冰玉堂中較有權威的姑婆,徹談一番,然後,帶了幾個十七八歲的腦子靈光的小姑婆到身邊,這便是日後冰玉堂中的女夫子了。
又說另一邊,橡膠園終於可以開割了,孫管事帶著賈蓬整天往樹林子裡頭鑽,終於驗證了陰刀割汁能夠比陽刀獲得更多橡膠樹汁的設想。
就是在同一面,上面割一刀,下面割一刀,孫管事和賈蓬十分興奮地證實了,這樣割膠水量大概會增産一半!
但是隨之而來又有了新問題,就是被陰刀割膠的樹,一個不離身,死皮就過多了,而樹皮一死,這顆橡膠樹也就基本上廢了。於是乎,這二人還沒來得及去和寶玉邀功,便耷著腦袋去了書信先請罪。
寶玉倒是不在乎橡膠林裡頭因為試驗割膠手法而損耗的樹木,抽了個空,在清明之後去了一趟瓊州島,親臨橡膠園給孫管事和賈蓬打氣,叫這二人在書房裡頭恨不得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就連出了書房門,那股子上湧的熱血還未消停,便是打算吃住都在橡膠林裡頭去了。終於在端午之前找到了陰刀割膠與控制樹皮死皮率的最佳比例。
話分兩頭說,京城那邊,賈政得了多一些的膠,拜年琢磨著別的用途,還真叫他想到了更加實用適合上層人用)的方法——在現有的馬車輪胎外頭裹上一圈橡膠樹汁,穩穩的,走在水泥路上一點點的顛簸都沒有,這種穩當和水泥路的平穩自然脫不開關系,但是原先那種‘硬’的感覺再沒有了,即便出了城,走在山路上,也少震動。
賈政的這一發現十分受京城達官貴人的歡喜,這比橡膠鞋底更得他們心意——本來麼,身為貴人,哪裡有親自走長路的呢?更何況是走泥濘水路什麼的?除了要上朝的官員們喜歡膠鞋底,也就是那些平素最費鞋底的武將莽夫們喜歡這醜不拉幾的玩意兒。一時間,倒是不少人想要找門路去弄橡膠樹汁來——當然,最好是有現成的膠輪胎,買了直接能用,即便多花費幾個錢也沒什麼。
所以一時間,賈政在朝中特別的受歡迎——人人都知道他一個嫡出一個庶出的兒子分別在兩廣和雲南,這橡膠樹不是南邊的麼?再加上賈政本人又是工部侍郎,這位榮國府的二老爺一定有門路弄到橡膠樹汁的。
這叫賈政十分無語,在他看來,弄出一個橡膠輪胎還不如自己兒子弄出的膠鞋底呢,至少後者對於百姓來說是真的有便利,自己這玩意兒?
【嘿,就是給權貴人家享樂用的,自己都不好意思上摺子道明這橡膠樹汁的新用途,畢竟自己可是不事權貴,一心幹實事的好官!恩!】
要不是尚書大人朝會的時候提了這事兒,賈政是打算再做出點別的政績才好稟明於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