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過了三天,萬山州前線的緊急報告終於是傳到了盛天。
看到崇王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舉起了反旗的訊息,泰和帝氣的全身都在顫抖,當場將金鑾殿的桌子給掀翻了起來。
“好好好,好一個崇王,好一個清君側!”
砰!
泰和帝咬牙切齒的說著,而後猛地一砸龍椅的扶手,雙眼中泛出了血絲。
“僅僅一個晚上的時間,鎖山城就陷落了,萬山州的鎮靈司為何不出手,他們也反了麼?!”
場下,內閣首輔張倚正,他上前兩步,抱拳道:“陛下,鎮靈司從不過問朝堂天下的紛爭,他們應該是遵循祖制。”
這個道理泰和帝當然明白,鎮靈司的存在只負責處理楚朝的一切修行界的事情,和凡人相關的一併不予以理會。
別說崇王也姓趙,就算哪天一個不是姓趙的人舉旗造反,一路殺到盛天衝進金鑾殿,用刀指著他的脖子,鎮靈司恐怕也不會有任何的反應。
這是太祖皇帝定下了規矩,只要不是修行者參與的造反起事,那麼鎮靈司就不得干預。
太祖皇帝深深的明白,世間沒有永不墜落的太陽,也絕對沒有永垂不朽的王朝。
之所以將鎮靈司的存在儘量向黎明百姓隱瞞,為的就是某一天,假如楚朝也出現了君王暴政導致民不聊生,那麼其他百姓也可以揭竿而起,不用顧忌修行者的存在。
出生於礦場,投身於義軍的太祖皇帝,直到死前的那一刻,心中都懷著的是這蒼生黎民,他不願看到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慘劇,在其他人的身上重演。
太祖皇帝,是一個偉大而無私的人。
“真是...咬人的狗不叫啊。”兵部尚書嘴唇發顫,如今楚朝將重兵都派到了西北,對燕地進行嚴防死守。
他們從未想過,最先造反的居然會是崇王。
在此之前,燕王的反象是最清晰的,他私自購買了大量的鹽鐵等輜重囤積起來,目的為何昭然若知。
燕地多為草原,盛產駿馬,所以燕王的騎兵是威脅最大的。
而臨近燕地的一個州又是青州,青州為楚朝鐵礦的主要來源,地勢平坦無比。
一旦燕王造反,而楚朝沒有提前準備的話,其破城速度只會比崇王來的更快,甚至連逃亡都不可能。
若是青州的鐵礦來源被燕王掌握在手裡,那麼接下來燕王的威脅將會是致命的。
“陛下,當務之急應該是從青州緊急抽調軍隊南下馳援萬山州,不能讓整個萬山州輕易的落在崇王手中。”有大臣站出來獻策說道。
“抽多少,誰帶隊,萬一要是這期間燕王也反了怎麼辦?”泰和帝冷聲問道。
兵部尚書抱拳道:“崇王僅憑藉四萬軍隊在一晚上就下了盤山縣和鎖山城,依靠的是出其不意。”
“等到後續萬山州的其他縣城做了足夠的反應,再想要做到這麼快速破城,是萬萬不可能的。”
“我建議從青州抽調十萬兵馬南下收復城池,崇王麾下的軍隊拿下了城池,必然要分兵駐守,這樣更加延緩了崇王破城的速度。”
萬山州毗鄰青州和江州,若是調兵遣將起來,到時不算太難。
只是一想到萬山州的每座城池都猶如天塹,不少臣子都感到有些頭大,之後就算盡數收復了,肯定也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的。
原先這道天然的屏障是楚朝安心的根源,如今卻是成為了楚朝感到頭疼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