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請使者大人交出木盒,待咱家一驗。”
隨著李康年的催促聲響起,他帶來的侍衛齊齊伸手握住刀柄,他們的動作神態無一不是在警告西魏來使。
避無可避,未免徹底撕破臉,西魏來使強裝鎮定的交出木盒。
將木盒放到小太監手中的託盤上時,他的腦門已然遍佈冷汗。
此刻事關他的生死,饒是他見多識廣心性頗為沉穩,亦難以全然保持鎮定。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這樣想著,他將目光移向李康年,“請李公公驗看。”
“有勞使者大人了。”李康年的神情和緩了些許,在沒有確定盒中之物前,他自然不會徹底翻臉。
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
他甩了甩拂塵,挪動圓胖的身子,走到小太監面前。
因不知何種所放何物,他沒有貿然伸手去拿,而是站在小太監面前,仔細端詳著這個多出來的木盒。
此盒像是女子常用的首飾盒,雖是用上好的木材雕刻而成,卻算不得出彩,雕功甚至有些拙劣。
打眼一看,便知此物定然並非西魏送來的禮品。
無論如何,西魏絕不會用如此寒酸的木盒盛放禮品。
就是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盒子,李康年卻細瞧了許久,他幾乎仔細看遍了木盒上的所有紋路。
不知為何,他覺得這些神似而形不似的大麗花雕紋,實在眼熟得緊!
到底在何處見過?李康年十分不解。
當年,齊文帝離開西魏,回到京城,沒過多久,便稱京城有些沉悶,缺乏生機,遂命人在大齊京城各處種上大麗花。
時隔多年,大麗花早已在京城落地生根,隨處可見,的確為京城增添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大麗花深得百姓喜愛,以大麗花入畫者極多,用大麗花圖案雕刻的也有不少。
李康年所見過雕有大麗花圖案的物件不知凡幾,可他身份不一般,能夠讓他看見的無一不是極其精緻之物。
如此盒紋路這般拙劣的,李康年理應沒有機會看到才是。
李康年遲遲沒能想起在何處見過此盒,遂退後一步,吩咐身旁的小太監,道:“將此盒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