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明末梟雄百度百科> 第二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二章 虛虛實實 (1 / 2)

鄧玘同樣不甘示弱,往日裡他面對的敵人比現在多得多,但最終無一不是被他與他麾下的官兵打得隻身逃竄,這個裴家軍也沒什麼不同。

鄧玘兵少,將整個大軍分為四個軍陣,每陣五千人,剩下三千人留作預備兵力,可以隨時投入整個戰場進行支援。

與裴家軍相比,鄧玘麾下的川軍雖說在軍陣排面,士兵的精神樣貌,軍陣的密集程度無法與裴家軍相比,但他們久經戰陣,有些人甚至是從天啟元年就以入軍,一直廝殺至今,可以說要掄殺人手法,戰場適應自然比混了了大批新兵的裴家軍要熟悉的多。

雙方列陣整齊,逐漸靠近。由於雙方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一直保持著整齊的戰陣幾乎不可能,故而無論是裴家軍亦或者川軍,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停下調整一下佇列,然後繼續前進。

慢慢的雙方靠近,等雙方靠的足夠近的時候,率先發動的則是雙方的弓箭手,一陣陣箭矢仿若蝗蟲一般,整天蔽日,朝著對方軍陣射去。

“舉盾”一聲嘶啞的聲音響徹戰場,這是裴家軍中的刀盾兵,刀盾兵顧名思義就是一手持盾一手持刀,除此以外身上的其他身上再無片甲。

刀盾兵聞令,齊刷刷將手中的盾牌舉過頭頂,全身蜷縮在盾牌後面,幾乎在片刻之見,密集的箭雨叮叮噹噹的砸在盾牌上,不時有弓箭透過盾牌中間的空隙,射中將士們暴露在外的胳膊,腿等肢體,大陣中慘叫聲此起彼伏。

長久的戰爭,讓裴小二總結出屬於裴家軍自己的作戰操典,其中有一條明文規定,凡正面作戰,應將身披重甲的敢死之士在隊伍最前面,一方面其身披重甲,在對陣中不懼刀槍箭矢,面對蜂擁而至的弓箭,死傷能控制在最小。另一方面也能作為全軍前列,與敵軍交戰之時可以破開敵軍戰陣,殺入敵陣,為大軍開坯缺口。

而對面鄧玘所率領之川軍,在裝備方面則要差勁的多,一部分人最多身著皮甲,甚至還有人身著藤甲,不過這些藤甲放箭矢能力不錯,弓箭射中藤甲,大多被藤甲所阻擋,裡面的人基本沒什麼事。

可以說在這一輪對射之中,雙方半斤八兩,不過裴家軍人多,弓箭手也是鄧玘的兩倍,所以裴家軍射出的弓箭更加密集,在頻率差不多的情況下,鄧玘部下的死傷也遠超裴家軍,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差異會逐漸增大。

鄧玘不愧是久經戰陣的老將了,戰場上這麼細微的差異自然沒有逃出他的眼睛。

鄧玘深知,對方裴家軍的優勢在於人多勢眾,又有大量訓練有素的老兵,作戰後勁打,可以打持久戰,缺點就是新兵太多,就像一個吃多了的大胖子,身體調整不利。而自己的川軍則與之相反,他的大軍人少,其中全員老兵,作戰經驗豐富,協調性好,缺點是人數太少,不耐久戰。

總之要是一萬對陣一萬硬碰硬的話,裴家軍不敵川軍,要是二打一,則川軍不敵裴家軍,正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這個道理。

因而自己的應該集中兵力,全力進攻敵人一陣,等破了這一陣,就可以驅趕潰兵衝擊其他軍陣,到那時雪球滾起來,自己的勝利也就隨著那雪球一同到來。

“全軍聽令,全力前進,楊遇春你率領一萬人進攻賊人打左翼第二軍陣,曹應秋你率領一萬人進攻賊軍右翼第一軍陣。”鄧玘滿面嚴肅之色。

左翼第二軍陣乃是定國軍劉長樂麾下的俞大為,而右翼第一軍陣則是勇武軍王道直麾下的裴小三,這兩個軍陣正好分列在裴家軍大陣的最外側,可以說拿下了這兩個軍陣,相當於在裴家軍兩側滾起了兩個雪球,同時撞向正中間的裴家軍,屆時裴家軍的敗期不遠。

鄧玘命令初下,左右兩翼在楊遇春、曹應秋的率領下,瞬間提速,直奔裴家軍左右兩翼而來。

裴小二同樣一直關注著戰局,見對方官兵這樣舉動,瞬間明白對方意圖,“哼,想要集中兵力吃掉我的兩翼,盤打得挺好,只是他是不是忘了,我一個戰陣就有一萬人,就算他們集中起來也不過一萬人,就算我一方戰陣不敵,還有另外兩方,我看他要怎麼辦。

傳令給王道直,劉長樂,命令他們吃掉敵方兩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