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 第三百四十二章 盧象升用兵逞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二章 盧象升用兵逞威 (1 / 2)

盧象升枉顧聖旨,抗旨不尊,不僅沒有遵從聖旨北上河南剿匪,反而向著鄖陽的方向去了。這個訊息幾乎在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京師,一時之間,所有人憤怒了。

盧象升這是什麼意思,哪怕聖旨再怎麼不是,那畢竟是內閣起草,天子用印,代表著整個大明最高的命令,代表著大明朝廷的威嚴,誰人敢不遵從?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倘若這一次盧象升能夠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違抗聖旨,那麼日後便會有其他將領會以更加‘必要’的藉口,違抗聖旨,真到那個時候那大明的聖旨算什麼,豈不成了廢紙一張?大明豈不是要亡國了?

這一次,就連其他不是東林黨的,齊黨、楚黨、浙黨等各種黨派,就連一些在朝堂上沒什麼影響力的陝、晉、川等地的官員同樣上書彈劾盧象升,一副不將盧象升撤職查辦,誓不罷休的姿態。

而崇禎的留中不發,更是激化了其中矛盾,朝中大臣們宛若炸了毛一樣,瘋狂上書,海量的奏疏差點將紫禁城淹沒。甚至已經開始有人串聯,要到紫禁城門口靜坐,逼著崇禎給了說法。

群臣的舉動猶如山嶽之重,壓倒了崇禎的身上,崇禎終於撐不住了,他是立志要做一個堯舜之君的人,要成為儒家標準的聖君,自然要獲得大多是臣子的認同,要讓臣子發自肺腑的歌頌天子的為大,與臣子對立的君王可成不了萬世聖主。

原本還認為盧象升所言頗為有理的崇禎此時心中只剩下對盧象升的怨恨,讓君主承擔如此之多的非議,顯然不是一個忠臣要做的事情,最終在溫體仁輕飄飄的一句,“裴小二之患,乃癬疥之疾不足掛齒。”直接摧毀了崇禎心中一直以為盧象升所言有理的觀點,將盧象升打落了萬丈深淵。

崇禎六年十一月十一,盛怒的崇禎下令,剝奪盧象升一切職權,捕入京師問罪。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隨即,東廠總督曹化淳帶著近百名錦衣衛連夜出城,朝著湖廣方向而來,一時之間緹騎四出,天下震動。

而此時,盧象升的天雄軍也才剛剛抵達均州城外。

天雄軍是一支步兵與騎兵結合,遠近武器交織的軍隊,其步兵注重使用弓弩、火器等遠端武器,騎兵則身著鐵甲、配備長槍和火銃,既能遠端打擊、也能衝鋒陷陣。說來也慚愧,裴小二起兵近兩年,儘管已經相當重視火器發展,但在裝備上仍然比不上天雄軍,有點愧對穿越者這個稱號。

不過也不能怪他,當初在山西之時,大軍剛有起色,隨後便遇到了官兵圍剿,根本就沒時間靜下心來用心發展,隨後轉戰千里,居無定所更是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來發展火器,你能想象連一個固定的地方都沒有,就貿然去鑄造火炮,打造火銃?簡直天方夜譚。

是以,不是裴小二不值當未來火器才是戰場上的王者,實在是條件達不到,一點局勢穩定下來,火器必然是日後的重中之重,為此他不惜隨軍攜帶上萬工匠,為的也正是等到那一天的到來。

盧象升知道此行情況危機,他必須在朝廷的旨意下來千,拿下鄖陽,為大明產出未來最大的一股毒瘤,故而,儘管大軍急行軍三百里,但抵達均州城下之後,卻沒有絲毫停歇,立即將大軍投入了攻城戰。

隨軍攜帶的弗朗基炮等開始向著均州城牆傾瀉這自己的怒火,火銃兵、騎兵等嚴陣以待,一旦城牆被攻破,便能立刻順勢攻入城中。

均州守將許其進此時已經緊急來到了城樓,扶著女牆冒著炮火向外張望,只見天雄軍軍容嚴整,進退有據,號令嚴明,心中暗暗叫苦,均州城中只有三千守軍,而對方確實足有近萬精兵,這樣打下去均州遲早守不住。

當日夜間,月影朦朧,均州城東南兩面各有一籃筐從城頭上放了下來,籃筐內各有一個人影,籃筐落地,人影從中爬了出來,辨別了一下方向,摸了摸縫合在衣衫中的書信,迅速朝著遠方離去,不久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向西求援的信使還未走出去五里,忽然感覺地面竟然微微顫抖,緊接著一聲馬兒的長嘶傳來,數匹快馬出現在路旁的山林之中。那信使驚的瞠目結舌,轉身就逃,只是這兩條腿怎麼能跑過四條腿,還未跑出去幾步,便被趕來的騎兵按在馬下,坐了別人的俘虜。

均州城下,天雄軍的大營內,朱天麟興奮得拿著一封書信走了過來,跟盧象升桌案上另一份一模一樣的書信放到了一起,“大人,均州城內的求援信都已經被咱們攔了下來。”

“嗯,好啊!”盧象升難得的笑了起來,“接下來咱們的計劃便能苟實施了。朱天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