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明末梟雄從佃農開始> 第二百八十一章 胡士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一章 胡士昌 (1 / 2)

天街小雨潤如酥,整個大明百姓期盼已久的雨水,終於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在這細雨中,遠方隱藏煙霧中的武當山若隱若現,仿若真有仙人般。

雨雖不大,卻依舊滋潤著這片乾涸的土地,洗去草木上的浮塵,露出其清新綠色,給這世間帶來勃勃生機。同樣就在這雨天,裴小二一行來到了剛剛攻破的均州。

由青磚墊砌而成的城牆上,建設者炮臺,只是年代久遠,缺乏保養與維護大炮早已生鏽不能用。城牆牆角下,嫩綠的苔蘚爬上來黑色的牆面。在城牆的正前方。

跨過丈五寬的護城河,古樸的城門就出現在裴小二的眼中。“望嶽”裴小二看著城門上用楷書書寫的這兩個大字,對一旁的喬淳、劉長樂等人道,“當初杜子美曾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看來為此命名之人當是一個胸懷寬廣之人啊。”

“大將軍所言甚是。”喬淳樂呵呵的隨口附和道,“此人只是簡單看到山嶽,而我們卻正是那登嶽之人,其中艱辛更比他千倍萬倍。”

喬淳的話一出口,引發眾人一陣爽朗的笑聲。笑畢,裴小二帶頭走進了這均州城。

過了城門,便是甕城,甕城四周的城牆上站滿了裴家軍的將士,人人將目光投向那位為首的男人,眼神中竟有些許狂熱。

這是士兵都是屬於劉長樂的定國軍,是跟隨者裴小二一路從山西走到這的王牌部隊,是整個裴家軍中訓練時間最長,作戰經驗最為豐富,最為忠誠的骨幹之師,是目前整個裴家軍的絕對主力。就連如今的勇武軍由於摻雜了大量新兵的情況下,戰鬥力也多有不如。

裴小二揮手想這些忠勇的將士致意,引得將士們一陣陣歡呼。

透過了甕城,走進了均州城,迎面便看到一座氣勢恢宏的道觀,均州人言,“一座靜樂宮,半座均州城”。靜樂宮是在明代永樂皇帝的“南修武當、北建故宮”的國策下建立的,其面積佔到均州城的一半之多,完全就是一座縮小版的紫禁城。

不過裴小二暫時沒有心情去看什麼道觀,匆匆瞥了一眼,便快步離去,朝著均州的州衙方向而去。

州衙內,原本由於戰亂而凌亂的場面,此時也已經被收拾的乾乾淨淨,將士們三步一崗,將不大的州衙為的密不透風。

裴小二引這眾將當先踏入了州衙,衙門內,早有一名書生打扮的中年人等候良久,見裴小二等一眾將領進來,趕忙緊走兩步,來到裴小二面前,撩起長袍跪倒在地道:“罪人胡士昌,見過將軍。”

來之前,裴小二早已經收到劉長樂的彙報,說均州知州胡士昌,見大勢已去,卻不想就此為大明殉國,故而心一橫直接向裴家軍跪地投降。

說起來,裴家軍中到了現在也已經有了數名原大明的知縣,比如劉先春,喬淳等人,只是這些人大多都是被裴家軍俘獲之後,經過長時間勸慰,威脅,利誘等這才不得已投降,而這個胡士昌算是主動投降,開了大明官員投降之先河。

有了這個榜樣,以後再有官員投降裴家軍的時候,也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因此,哪怕是千金買馬骨,裴小二也都要做做表面功夫,給世人樹立一個裴家軍善待士人的榜樣。

裴小二不動聲色的看了一旁的劉長樂一眼,劉長樂點點頭,示意這就是投降的胡士昌。

裴小二放下心,伸出雙手,緊走兩步來到胡士昌面前,將胡士昌攙扶起來道:“胡公何罪之有?你能為了均州百姓之安慰,不顧自身之榮辱,毅然拋棄已經腐朽之極,大失民心之明廷,此乃天道,又有何罪過?”

胡士昌一顆懸著的心漸漸放了下來,他雖說已經投降了,不奢求裴家軍之主裴小二有多麼禮賢下士,但是還真怕裴家軍跟其他義軍一樣,視鄉紳官員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殺之而後快,是以等真正見到裴小二,尤其是裴小二做出這幅姿態之後,胡士昌才真真放下心來。

“卑職慚愧。”胡士昌一臉慚愧的低下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