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半心彤降壓藥> 第87章 卷十六 起事(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7章 卷十六 起事(貳) (1 / 3)

長青行前來向他要手信與戰俘名冊時, 長恭特意又問了一次他將如何打算,長青依舊淡漠至極,不得已, 他才以手信與戰俘名冊做要挾, 從他口中套出話來。

原是前些時日與墨先生夜觀星象,墨先生說起不久將有一場日食, 他方才想到可以藉此機緣,前往益州。

益州百姓靠天吃飯, 比之別處尤甚, 對天意自是無不敬重。於是長青帶了二位先生與連笙, 先鑿一暗道用於疏引泉水,再將龜形大石刻上字後,趁夜沉到古泉池底, 待到白日裡百姓聚集,將生石灰投入古泉水中。

泉水滾滾,引渠度水,水落石現, 四野皆驚。

當此時,連笙便混在人群當中,將先就備好的木牌神不知鬼不覺塞進眾人衣袖。

如此, 引起民心惶惶。茲要民心起了動搖,那一切便都好辦了。

長恭給他蓋了帥印,將戰俘名冊交與他,候了十餘日, 便真就得到了他凱旋的訊息。

這一年,豫王與長恭合而起事,以荊州為據,先後拿下了鄞城所在嶽州、西面益州。九月,北燕得知齊國內亂,衛家軍已於一夫關撤離,不甘錯失良機,再度捲土重來。朝廷一方求和不成,割地不願,加之少了衛家軍並虎龍騎兩支銳師,抵抗得分外吃力,不得已只得將兵力北調,暫時放了起義軍一馬。

豫王軍與衛家軍得了難能可貴的片刻喘息,抓緊時間擴兵買馬,囤糧草、儲備軍需,鄞城與荊州皆是一派休養生息的景象。待到冬深,北燕因極地苦寒,供給上日漸吃力,在與朝廷軍廝殺數月之後,終於從邊境退兵。朝廷兵馬亦從北方戰場退下,正因連月廝殺倍感疲累之際,卻不想反遭衛家軍與豫王軍伏擊。

豫王軍與衛家軍蟄伏以待,將和北燕鷸蚌相爭的朝廷軍逮了個正著。

年關以前,起義軍又順利拿下了營州與幷州。

這個年,連笙第一次在軍中過,卻過得並不算好。

因在年前又多拿下了兩個州,鄞城內外四處皆是喜氣洋洋,唯獨趙皇宮中,她與長青住的小院內,卻是截然不同的分外冷清景象。

自打她隨長青從益州回來,去向長恭複命的當日,她便感受到了,他們兄弟二人間的不對勁。她也清楚知道他二人間的不對勁是為了什麼,於是一連幾月,院子裡就同籠了一層陰雲,永遠散不盡一般,無論外頭再如何熱鬧歡慶,全與他們無關。

從他們自益州返回後,長恭便也搬進了院子裡來住,院中五間房,原也只住了四間的,他便撿了剩下的,最靠近院門的一間小屋子住下。只是名義上是搬了進來,卻因日日忙在外頭,從早到晚也見不到人,後來伏擊朝廷軍,又是一連十來日未回,終於到了回來這天,已是年關的前一日。

長恭盔甲也未卸,一入院門便直奔連笙住處去,連笙正在房裡剪紅箋,忽一抬頭,遠遠見到長恭大踏步向自己而來,剪子一丟便雀躍著沖了出去。

然而人還未能撲到前頭,卻見旁邊一間屋門“吱呀”一聲開了。長青方巧開門出來,連笙與長恭循聲一見,也不知是怎的,竟都雙雙停下了腳。

以前因他二人沒能剖白心跡,自然也就從未考慮過的長青的問題,如今因彼此確認了心意,反而被刻意地正視了。長青如何,終歸是橫亙在他們心頭的一個結。偏偏越不想面對卻越是顯眼,他們與長青在同一院子裡住著,抬頭不見低頭見,哪怕只是一天,竟也要彼此撞上無數回。

連笙過去從不曾發覺,時間還可以捱得如此艱難。

及至團圓夜,三人不得不在同一桌上坐著,氣氛更是僵硬到了極點,若非墨白二位先生仍在場,只怕連飯桌上的空氣都要結出了冰。

長恭白日裡犒賞三軍,忙了整整一日,帶回酒食沒用幾口便藉故疲乏先退了,連笙本也無心用飯,見到長恭退出,跟著也告辭回房去。白先生素來寡言,所食亦不多,兩盞茶功夫就先已停了筷子,跟著墨先生與長青,相顧無話,不覺默默也有些用不下去。一場年夜飯,生生竟吃成了一場冷飯。

二位先生收拾碗盞,長青幫不上忙,留在屋中只覺憋悶,便尋了個託辭出門去散心。

然而方才拐出院門不久,卻驀然聽見身後一聲輕喚:“兄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