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路上,心急如焚,快馬加鞭的趕路,又生怕遇到劫匪或者其他起義軍打劫,將自己的馬匹搶走。經過了三天三夜,終於到達了柔然。
柔然在北魏的北方,是繼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之後崛起的部落汗國,給北魏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柔然如今的可汗叫做阿那瞔。他對漢人素來沒有好感。
要知道數百年來,柔然和北魏都是死對頭。
北魏王朝為擴充勢力範圍以統一北方,柔然可汗為掠奪魏境的糧資和雄據大漠南北,連年互相攻戰。
北魏為防禦柔然,拱衛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修築長城,東起赤城今屬河北),西至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延袤2000餘裡,並設軍鎮、置戍卒。
柔然為對付北魏,也建立了一整套軍法。
曾經魏帝拓跋燾率軍分東西兩路進攻柔然大敗之,柔然可汗大檀率部西走,柔然“國落四散,竄伏山谷,畜産布野,無人收視”
幾百年來,魏帝和柔然打了無數的戰,多是北魏的勝利多。柔然的勢力被大大削弱。
因為北魏的北方除了柔然,還有其他不少部落,北魏也需要柔然去制衡他們的發展。所以北魏並不真的想滅了他們,期間也有過和親政策。
但和親並未能維持多久,雙方圍繞爭奪西域問題,又發生武裝沖突。
更可惡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認為柔然人智力低下,敗多勝少,嘲諷他們是不會思考的蟲子,下令全國軍民對柔然侮辱性的改稱“蠕蠕”。
所以,可汗阿那瞔一聽楊遁求自己發兵去救北魏,從心底就是拒絕的!
可是楊遁只有可汗阿那瞔一條路可走。他向阿那瞔祈求道,“尊敬的可汗,大魏和柔然雖然不和,可是大魏也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今天如果能得到可汗的幫助,我必定會向胡太後如實稟明。如今大魏有難,這肯定只是暫時的,大魏早晚會平定反叛。大魏和柔然相鄰,唇亡齒寒,柔然周圍的強敵也很多,您能保證柔然哪天就不出現內憂外患!今天您幫助了大魏,當柔然有災難時,大魏也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可汗阿那瞔虛情假意的推辭道,“你說的我也懂,不是我不想幫你,只是柔然弱小,如今又是天災之年,實在是無力出兵!”
楊遁想到定州城內的父親和叔伯們正焦急的等著自己搬救兵去救他們,急的不行,跪在可汗的面前哭泣哀求不止。
可汗被他弄的心煩,只好找個藉口逃也似得離開帳營。
楊遁便日夜跪在他的營帳外哭泣哀求。
五天五夜後,可汗阿那瞔終於被他的誠心所打動,“唉,這楊遁也是個孝子,我且就幫他這一回,以後柔然有難,希望大魏記住我今日的恩情,也不袖手旁觀吧!”
楊遁聽到當可汗阿那瞔終於同意發兵的訊息,他又哭又笑,“父親,咱們終於得救了!定州得救了!”隨即卻又昏倒在地。
“唉,這可憐的人!”可汗看著他那憔悴虛弱的模樣,嘆息一聲。命人帶他下去好好休息。
遂派將領從祖吐豆發率領精銳騎兵一萬增援。可是當前鋒到達廣昌,發現起義軍把守住隘口,根本無法過去。只好又退回。
·············
而定州城內,經過多日來的兩股起義軍勢力的連番攻擊,已經處於崩潰邊緣。無力再做困獸之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