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多大碼的?”程行問道。
“3,36的。”姜鹿溪小聲地說道。
對於程行這個問題,她有些難為情。
36的鞋子,算是女生最標準的碼數了。
這個碼數,是鞋子最多的碼數,也是穿起來最好看的碼數。
其實北方人的腳是偏大的,女生也是一樣。
像程行的母親還有姑姑他們,都能穿四十的鞋子。
所以姜鹿溪的腳,不論在南方還是北方,都算是小的了。
程行在那一堆鞋子中,給她找了一個36碼的鞋子。
“把腳抬起來。”程行看著她道。
“幹,幹什麼?”姜鹿溪不解地問道。
“趕緊換鞋子啊,外面估計都快有客人來了。”程行道。
這天是出殯的日子,有些前來送紙祭奠的客人,在這一天有可能六點多就來的,就為了能在這裡吃上一頓早飯。
因此出殯這天的早飯,程行叫了四桌,就為了防止有人早上的時候來,可千萬別小看村裡這些想要佔些小便宜的人,前世程行幫奶奶辦理喪事的時候,有許多村民覺得給了錢了,中午只吃一頓飯太少了,許多人早上的時候老早就來了。
後世程行那時候都已經成名了,在家裡辦喪事,來的人肯定很多,他本來早飯只訂了五桌飯菜,卻來了十桌的人,程行只好又要了五桌。
姜鹿溪他們家早上能來的客人肯定沒那麼多,但是這不收禮,姜鹿溪又是他們鎮上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以後很有可能混的很好。
因此程行可以想象,今天來的客人肯定很多。
尋常人家辦喪事,能有個十桌就行了。
姜鹿溪他們家辦酒席的桌子,是程行從鎮上租借的。
每個桌子都能坐十幾個人左右。
姜鹿溪說三十桌差不多,但程行總覺得三十桌不夠。
如果只是他們村和隔壁的村裡的人,三十桌差不多。
但來的肯定不只是這兩個村子,姜鹿溪太小看她這個平湖第一個保送華清,八省競賽第一的含金量了,再加上不用收禮,來的人肯定很多。
因此程行在昨天又多要了二十桌。
六百多人,應是差不多的。
第一天前來祭奠的人少,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經過這兩天的發酵,再加上姜鹿溪的身世背景,和這種困難下做出來的成績,早就成為了平湖這一百零一公里土地上許多村裡的榜樣了,甚至於都不只是平湖這一個小鎮。
勵志的故事,又是真實的,就很難不隨著風飄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