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淡淡的硝煙味道彌漫在鄆州城外的戰場上。
擊退了第一波亂軍的進攻,戰場上出現了可怕的死寂。
趁著這個空檔,展興昌立刻調派民兵,鄆州城內自發組織的三萬民兵分別被給他調撥到了東門,南門和西門。
他清楚現在北門是亂軍進攻的重點,只是蕭銘已經有了安排,三千火槍手已經在北門待命。
同時戚光義率領五千騎兵已經擦亮了馬刀,隨時配合三千火槍手直接進攻北門的亂軍。
望著一個個神情堅毅,誓死要保衛鄆州城的民兵,展興昌的嘴角湧上一絲笑意。
這就是齊王的封地的百姓,他們一心擁護著齊王,為了齊王和自己的家園,他們會和任何敵人拼命。
民兵上了城頭,立刻被鄆州軍的將領安排到各自的位置。
平日裡民兵農閑時候都會接受軍事訓練,甚至每年還會組織民兵和各州軍隊進行聯訓。
這種制度從軍隊改革之後就開始在各州實施。
雖說實施的時間不長,但是這些民兵基本懂得軍隊的紀律,在展興昌看來,這樣的民兵已經具備士兵的素質。
畢竟在大渝國正規計程車兵訓練也就如此,相差不是太多。
所以,展興昌對這些民兵很有信心,對付這幫亂軍已經足夠。
將民兵調撥分配完畢,展興昌將鄆州城收攏的災民送上了城頭,在路上他已經吩咐了這些災民要說什麼。
登上城牆,他立刻帶著以老者為首的數千災民到了北門。
“鄉親們,不要再打了,我們都是冀州的百姓,齊王大恩,在城中施粥給我們吃,以後還會分給我們土地耕種,你們這是何苦呀。”
面對正在重新組織的亂軍,老者聲嘶力竭地喊道。
“栓子,我是你叔,不要跟著這些人打仗了,這裡有飯吃,有地種,你爹孃也在城中,別打了。”一個災民忽然在人群裡看見自己的侄子,驚喜地喊道。
而接下來越來越多的災民在亂軍中找到了自己的親人,更多親暱的呼喊聲在城頭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