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蕭銘收到關於馬尼拉的戰報時距離戰事發生已經過去了十天。
仔細地研究了一遍戰報上的細枝末節,他眉頭深深皺了起來,首先在這次登陸作戰中荷蘭人挖掘了很深的壕溝,這種壕溝甚至需要荷蘭人踩著板凳才能將腦袋伸出戰壕。
這種壕溝讓他想起了當代一戰時期的戰壕,當時一戰雙方正是利用這種壕溝相互對峙。
而這種深壕溝出現的節點也是機槍的出現以及火炮威力的增大,現在這一切似乎都在重演,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西方即便有了壕溝,但是還沒有機槍和近衛者火炮這種武器,否則戰爭就真的成了絞肉機了。
而荷蘭人使用火刺蝟還擊帝國士兵造成傷員增多的事他倒是沒有感到奇怪,因為一個正常的指揮官都會想到這個辦法。
不過若是深壕溝加上這種射擊辦法,攻堅的時候還是很讓人頭疼的,當然,他相信帝國士兵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付出傷亡也會相對增多,而這是他不願意看見的,因為現在任何一個士兵都是極為珍貴的。
畢竟現在帝國的攤子鋪的很大,佔領的高麗和國需要駐軍,殖民地也需要士兵維持,那裡的土著都是還停留在野蠻時代的文明,不會和你在談判桌上講道理,部落首領憑借喜好隨時可能會對你宣戰。
之外,帝國和沙俄在陸地上的戰爭還沒有真正開始,而且越過天山之後那裡的地區形勢更為複雜,無論是還被成為波斯的伊朗,還是被稱為杜蘭尼王朝的阿富汗以及龐大的奧斯曼帝國都不是容易打交道的主,加上一個沙俄,這裡隨時都會變成火藥桶,一點就炸。
所以他和嶽雲閑聊的時候提到過的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放緩擴張的速度,相比歐洲人二百多年才建立的殖民體系,他僅僅數年就辦到了。
正所謂貪多嚼不爛,現在他正面臨這個問題,大大的疆土是打下來了,但是上面的建設卻幾乎為零,這樣一來,這些土地無法為帝國的經濟提供任何助力,而這是不樂意見到的。
現在每場戰爭都是子彈和彈藥的巨量消耗,大量開採國內的銅礦的確能夠滿足當前的使用,但是辛苦打下來的地盤不去挖資源就是傻子。
而且帝國現在已經有了成熟的鐵甲艦建造技術,下一步就是大型蒸汽商船的建造,這樣一來,帝國的海上運輸能力將會爆炸式增長,這將讓海外的資源更容易被運輸到國內。
更重要的是,即便擊敗了南洋的西方軍隊他也不可能在歐洲登陸作戰去攻打歐洲。
如果真到了登陸作戰的程度,歐洲爆發的戰爭潛力還是很可怕的,戰壕戰更會將戰爭變成一場持久戰,他可耗不起。
所以,接下來的戰事依舊是殖民地的爭奪以及建立海洋霸權過程中的海洋戰爭。
想到這裡,他給嶽雲下了命令,讓他攻佔雅格達之後消滅印度洋上的西方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