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九月二十七日,這對青州來說是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
城內,士子,商賈,尋常百姓和往常一樣起居生活,在這裡聞不到一絲戰爭的味道。
只是此時議政殿中卻是又一番景象,從益州傳來的戰報至少需要十日,在戰報抵達青州之時,現在的益州已經被蠻族圍困了十日,現在是否城破也是未知之數。
收到戰報之後,蕭銘立刻召集了文武大臣,準備應對此次蠻族入侵。
“皇上,此次蠻族攻克松州必然是同吐蕃狼狽為奸,否則蠻族的軍隊不可能堂而皇之出現在松州城外。”
展興昌得知訊息之後首先出列說道。
蕭銘眉頭緊皺,吐蕃是大渝國西南邊陲最不穩定的因素,大渝國建國以來曾經三次在邊境和吐蕃交戰,其中兩勝一敗,最近的一次戰爭就是十年前。
當時羅權親自率軍前往,趁夜襲擊了吐蕃的軍營,斬殺吐蕃士兵一萬五千人方嚇退了吐蕃軍隊。
斐濟這時嘆了口氣,說道:“皇上,當年高祖定都長安為的便是震懾住吐蕃,金帳汗國等番邦蠻夷,如今青州遠在吐蕃數千裡外,對吐蕃的恫嚇遠不如從前,現在吐蕃被金帳汗國收買也在情理之中。”
牛犇早就有些不耐煩,他說道:“你們這些文官就是婆婆媽媽,現在蠻族的軍隊已經打到了益州城下,為今之計,只能派大軍前往,將蠻族軍隊消滅在益州城下。”
龐玉坤說道:“臣以為此次蠻族的用意在於劫掠,冬季馬上就要來臨,前幾年吃了苦頭的蠻族必然要在冬季來臨之前掠奪足夠的物資,而戰報上稱蠻族以騎兵為主,專事掠奪,也足以看出其用意。”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個個神色激動,慷慨陳詞,相比五年前長安的承慶殿此時大臣更多是討論怎麼對敵,而不是被嚇得不知所措。
對這種變化蕭銘心中暗自滿意,如今的大渝國在他的統治下已經和蕭文軒在位的時候大不一樣,同蠻族數次交戰取得的勝利讓大臣們一改對蠻族的恐懼。
望著議政殿中的大臣,蕭銘說道:“如今暫且不論蠻族是否和吐蕃狼狽為奸,現在緊要之事乃是將蠻族趕出巴蜀之地,以免益州府十三州遭受蠻族的洗劫。”
對於蠻族借道吐蕃之事,實在是出乎朝堂上所有人的意外,這時蕭銘想起在當代的歷史上忽必烈曾經借道吐蕃繞過宋軍重兵把守的北部防線進攻大理,此次事件頗有相似之處。
沉吟了一下,他繼續說道:“立刻傳朕的旨意,令魯飛率部兩萬馳援益州,戚光義率本部騎兵三萬共同前往,一定要將來犯之敵殲滅。”
“是,皇上。”牛犇鄭重說道。
定下此事,蕭銘繼續說道:“益州府之事雖是軍機部所轄範圍,但諸位愛卿當全力輔助,不得耽擱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