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時令已是入秋,相比盛夏的酷熱,如今的青州城卻比前些日子清涼了一些。
五日前巡視了皇宮之後,蕭銘便將報社之事提上日程。
這報社在後世也被稱為媒體,除了擁有自上而下的監督力量之外,媒體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導輿論。
在報社建立以後,他便利用了報社的特點為自己鞏固權利。
不過青州越來越繁華,這每日發生的事情也多起來,一份報紙的版面遠遠無法滿足當前青州的需求。
正考慮到這個原因,他最終決定增加報社的數量。
不過這次增設的報社無論是官辦還是私辦,報紙在發布前同樣需要審核,而不是任由這些報紙想報道什麼就報道什麼。
來自後世,蕭銘深知這媒體是一把雙刃劍,這個陣地自己不佔領,將來就會被敵人佔領。
所以無論是官辦還是私辦,這報紙都要姓“皇”,在原則性問題不能和他的意志背道而馳。
“皇上,若是增設報社,這以前下到各個州縣的記者當如何處置?”
議政殿中,範增朗聲說道,如今的他身穿紅色官袍,官居四品。
在登基之後,蕭銘對自己的舊部自然是大力擢升,這範增也沒有拉下,他給他範增的職位名叫中宣使。
顧名思義,這中宣使的職責是負責朝廷對內對外的宣傳,同時還包括將來對其他報社和報紙審查。
沉吟了一下蕭銘說道:“記者真正的職責是記錄民間疾苦,不在於讀報紙,退朝之後你將這些讀報之人俱都納入中宣部中,他們的職責不變,不過和報社再無關系,自此宣傳歸宣傳,記者只做記者。”
“是,陛下。”範增心中一喜。
這次增設報社對他來說無疑是件喜事,以前他不過管轄著一個報社,而現在卻能夠管理五個。
而且他現在的身份儼然跳出了報社,成為朝廷至關重要的一個機構。
現在蕭銘又將讀報的讀書人納入朝廷,他的手底下多了不少人手。
龐玉坤和斐濟對這報社之事根本沒有什麼概念,二人現在還無法理解中宣部將來會扮演什麼角色,所以對蕭銘增設報社的想法,二人保持了沉默。
範增退回班列,這時牛犇出列朗聲道:“皇上,潁州城傳來淮南王的戰報,燕王和長子崔成俱都戰死,次子崔浩也被殺了,燕王一脈斷絕。”
牛犇的話一出,議政殿中響起了官員們的竊竊私語,一種狂喜的氛圍籠罩了議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