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輪轉,轉眼到了魏歷大年三十,整個王都滿是過節的氣氛。
“今天是什麼日子?為何你們下邑如此熱鬧?”他國商隊來到下邑見到魏國王都喜氣洋洋、熱鬧非凡,不解的詢問。
“新年到了,當然熱鬧。”茶肆東家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聽言笑呵呵的解釋著。
新年到來,周遭百姓俱都來到下邑採購,王都比之先前要更加的熱鬧。
人流量多了,口渴想要喝水的人也就更多,茶肆的生意隨之更好,茶肆東家恨不得天天都是大年。
“新年?”坐在城外茶肆喝茶的商隊乃是初來下邑,其商會聽聞魏國造出了利於文教的紙張,還有更好的布料,心知其中的商機,不遠萬里前來進購。
他們對於茶肆東家所言的新年沒有任何印象,不知為何物,不知為何節。
茶肆東家笑道,“大王登上王位,幾個月前釋出王令制定魏歷,自此我們魏國便有了明確的歷法。”
“兩個月前,大王再次釋出王令,在曆法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個節日,魏歷新年!”
“今年是魏歷一年十二月三十,今天一過便是魏歷二年一月初一。”
“十二月三十為除夕,一月初一為春節。”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春節為魏歷新春,既是四季之首,新年之意。”
茶肆老闆眼見行商們聽的雲裡霧裡,笑呵呵的再道,“其實這些就是一個說法,你們只需要知道這是大王為了全國百姓尋個由頭休沐就行了。”
“休沐?”行商們依舊疑惑不解。
茶肆老闆解釋道,“咱們魏國大王以人為本,可不會像列國君主那般將百姓當做牲口。”
“我們魏國的百姓,不僅沒有徭役,在官府下轄的工坊做工還有優渥的工錢拿。”
“不僅有錢拿,逢年過節還能休沐。”
“比如說眼下的春節,為節日之首,足足休沐二十天呢。”
“聽說,哪怕是休沐,那些在工坊做工的百姓還能有工錢領呢。”
行商的領頭品味著茶肆東家的話語,雖不知道魏恆為何要下達這樣的王令,但是其中有一點與他們細細相關,不由皺著眉頭問道,“休沐二十天,那麼城外的工坊豈不是停工了?”
隨著下邑的行商越來越多,茶肆東家也就接觸了不少商隊,他心中對方關心什麼,笑呵呵說道,“哪能呢,依舊開業呢。”
他語氣一頓,接著說道,“大王下達王令,春節休沐二十天,其中三天照常算工錢。”
“除此之外,若是不想休沐的,可以繼續留在工坊做工,給予三倍工錢。”
“做一日抵得上三日,幾乎沒有人休沐,全都繼續留在工坊做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