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超宇宙2> 第二十章 論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論證 (1 / 2)

黃晉安和劉嘉被安排坐在第三排聽演講。黃晉安第一眼看見這個正在提問的中年男子就感覺在哪裡見過這人。由於只能看見男子的側面,一時也沒認出是誰。但是黃晉安心裡隱隱感覺此人對自己有威脅,於是便高度關注該男子的一舉一動。只見該男子提問後,並沒有認真心聽其他人提問,而是一會兒拿出筆和本子寫幾下,一會兒給李一多拍照,一會兒給旁邊的人拍照,一會兒拿出手機好像是在發簡訊。

不一會兒男子轉過身來對著黃晉安這邊拍照,黃晉安下意識地躲開鏡頭,用手擋住臉,但同時看清楚了這個男子的正面。他臉色較黑,大眼尖嘴,下巴上還有少許胡須。突然間黃晉安回想起了一段經歷,他剛被時空傳送到這個時空的第一個晚上,被警察從公安局帶到保密局後和他說話的第一個人就是眼前的男子。雖然過去了八九年,男子的樣貌變化不很大,黃晉安確定此人就是保密局特別行動隊的隊長。倒是黃晉安面貌變化比較大,再加上賈水世給他故意改變了一下外貌,就算是面對面的走過去,也不會被認出。

有的經歷是人無法忘記的,不管過了多少年,無論什麼情況下都很容易想起來。突然看見這個“故人”,黃晉安雖然臉上沒有表現出特別的緊張,但是心裡已經是撲通撲通的亂跳。他給坐在旁邊的劉嘉說了一聲:“上個廁所,一會兒電話聯系。”然後就悄悄的、非常低調的離開了演講現場。以至於後來臺下觀眾提了什麼問題,李一多是如何一一解答的,黃晉安都錯過了。

第二天,無論是報紙還是網路都對李一多博士在北京大學進行的演講“時空儀器和歷史程序”進行轉載和討論。在網路上的討論尤為激烈,這樣的討論最開始是在高校學生之間,後來引發中國物理學會進行討論,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物理學會隨即表示向李一多博士提供一筆可觀的經費,以便於他繼續科研實驗。

三個月後,逐漸冷淡的討論被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發言再次推向高潮。2004年7月21日,“第17屆國際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大會”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英國傳奇科學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宣佈了他對宇宙黑洞的最新研究結果,表示自己原來的觀點錯了,資訊應該守恆。

他認為黑洞並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數物理學家以前認為的那樣,對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食”,事實上被吸入黑洞深處的物質的某些資訊實際上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釋放出來:資訊守恆。

但是霍金同時認為,人類就目前對時空的瞭解來說,某些科學家貿然進行穿越時空的旅行非常危險,會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的災難。顯然,這個“某些科學家”暗指的就是李一多。

以中國科學院專家組為首的中國物理學界對外國一些科學家質疑的聲音進行了辯駁。爭論和辯駁又持續了四、五個月,最終中外著名物理學者達成協議,將在2005年初,來到李一多的實驗室進行考察,以便做出最公正和科學的判斷。

這時候李一多的時空儀器研發進入了關鍵的實驗階段,根本沒有功夫或者說沒有心思和別人打口水戰。這一天,李一多在實驗室對黃晉安和劉嘉說道:“我們時空儀器的安裝工作基本完畢,今天開始我們進入時空儀器的執行檢測。”說完後就開啟時空儀器的電源。電腦顯示一切正常。黃晉安和劉嘉忍不住要鼓掌歡慶。

李一多微笑著比劃一個手勢讓他們停下鼓掌,然後說道:“不用高興太早,我只是開啟了電源,時空儀器還沒有執行。”

“爸爸,我們拿什麼來做實驗?”劉嘉問道。

李一多帶上手套和護目鏡,開啟一個金屬飯盒,用鑷子從中夾出一顆炒過的黃豆芽說道:“我們就用它來做第一次的時間空間分離試驗。”

“啊!爸,你手上可是已經炒熟了黃豆芽啊。”

“不錯,是昨天你媽媽親自炒的,我們要做的是時空分離觀察的實驗,不是培養豆芽的生物實驗。所以無論今天這棵豆芽是什麼狀態都不重要。如果我讓這棵豆芽透過時空儀器返回到它自身以前的時間狀態,那麼它將是一粒沒有發芽的黃豆。”

“這太神奇了,那麼下一步我們該怎麼做呢?”黃晉安問道。

李一多一邊將豆芽放入一個三十厘米長二十厘米高的玻璃盒子裡一邊說道:“先將豆芽放到這個小的傳送艙裡面,蓋上蓋子,然後將傳送艙抽成真空的狀態。這個傳送艙外表看上去是透明的,其實是非常堅固的合金玻璃製作,在高壓下也不會變形。深海潛艇的觀察視窗就採用了這種材料。當傳送艙成為真空後,豆芽失去重力,輕微晃動一下傳送艙,豆芽會漂浮起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