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超宇宙2> 第三十六章 旅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 旅行 (1 / 2)

時間:2035年。地點:原始宇宙。

晚上,52歲的黃晉安坐在家中,在電腦前處理公務。手機閃了一下,黃晉安知道是自己訂閱的及時新聞來了,按了一下同步按鈕,手機上的訊息立刻顯示在電腦上。這一條新聞的標題深深的吸引了黃晉安的眼球——時空旅行讓回到過去不再是夢。

黃晉安隨即點開新聞繼續看裡面的內容。

新聞中說,10年前,73歲的貴州“劍橋”大學教授李一多,發明瞭時空儀器,向世界證明瞭時間和空間是可以分開而單獨存在的。為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今天,現年83歲的李一多將試驗再推進了一步,讓人類時空旅行成為現實。並且已經在活人身進行了成功的試驗。一週後,李一多將在“劍橋”大學物理實驗室公開展示。

卻說此時52歲的黃晉安和劉嘉也算得上當地有些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人物。沒過兩天他們就接到了邀請函,受邀參加5天後,也就是2035年8月7號星期三上午,在貴州“劍橋”大學物理實驗大樓中舉行的“開啟時空之門”時空旅行現場展示會。

這一天上午9點,黃晉安帶著劉嘉來到“劍橋”大學新建的物理實驗大樓。這棟樓雖然只有五樓,但是每一層的層高都很高。時空旅行展示會被安排在這座大樓一層的階梯教室。

這個階梯教室和一般的階梯教室不同,一般的階梯教室一面是黑板和講臺,另外一面則是學生座的桌椅板凳。而這個階梯教室的設計很像籃球場,四面都是座位,沒有桌子,中間是講臺,沒有黑板。講臺離開天花板大概有七八米高。

講臺上的面積大概有20多平方,中間放著一個金屬的容器,容器上還有一個透明的蓋子。這就是時空儀器的傳送艙,黃晉安一近階梯教室就認了出來。

這時時空儀器傳送艙的外表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此前,各大媒體也不知道報道了多少次。

9點30分,全場幾乎坐滿了觀眾,黃晉安數了數有300多人。除了當今物理界一些知名人士、學校高層領導以及一些政界人士外,其他的就是各媒體的記者。

這時候一個50來歲,頭戴眼鏡,略有禿道:“各位來賓,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我叫楊近刻是李一多博士的助手,歡迎大家來到現場,為時空之旅進行見證。”

坐在觀眾席上的黃晉安指著講臺上的楊近刻,然後給坐在旁邊的劉嘉說道:“那個是我大學同學。”

劉嘉說:“我有點印象。他真厲害,竟然能當李一多博士的助手。”

此時楊近刻將手心向上對著階梯教室前排說道:“下面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有請李一多博士。”

在一陣掌聲中,耋耄之年的李一多撐著柺杖從第一排的位置站起來給四周的觀眾薇薇鞠躬,然後杵著柺杖走到講臺上。楊近刻立刻將話筒遞了過去。

此時的李一多雖然滿頭白發、皺紋滿面,但是仍然很有精神。他慢慢地說道:“3年前,經過不斷的爭論和實驗,我們提出的人體本身的時間與空間可以分離,從而能夠讓人類進行時空旅行的理論終於得到了國際物理學界的認可,成為了合法的物理實驗專案。”

李一多換了一口氣繼續說:“大概兩年前,我們的試驗就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一年前,我們已經將參與實驗者送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或者過去的某個地點。我的助手小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被傳送到離現在15年的時空住了一年,然後才被我們傳送回來。”

臺下觀眾一陣驚訝,沒想到剛才上臺的人竟然是世界上第一個體驗過時空旅行的人。

李一多:“小楊進行時空旅行的過程被我們詳細地記錄了下來,現在我們聽一聽小楊對這一次時空旅行的經歷有什麼感慨。”

楊近刻拿著另外一個麥克風說:“時空旅行的傳送艙就是講臺中間這個金屬盒子,裡面有液體,這是幫助我們,讓我們在時空穿越中不會受傷的媒介。要進行傳送的人必須先泡在液體中,然後傳送艙上透明的蓋子會關閉,讓傳送艙裡面的空間與外面的空間隔離。傳送艙蓋子完全關閉後,裡面的人會完全在水中,五分鐘又會再開啟,這時候裡面的人已經完成整個時空旅行了。”

楊近刻看著觀眾席上無數迷茫的眼睛,然後說道:“你們也許在想人被關在水中五分鐘,那不是要憋死了嗎?其實對於傳送艙中的人來說,只過了20秒的時間,而且整個傳送過程中感覺不到一點痛苦。”

楊近刻一隻手扒著傳送艙說:“在一些神話小說中,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不我們的實驗不是神話,而是創造了一種可能,現在我們用3d投影儀將我當時時空旅遊的情景展現給大家。”

這時候,階梯教室四周的投影儀一起傳出光線,將一段3d錄影投射到講臺上方,懸空播放,三百六十度的關注都能看到錄影中的內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