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母子被秘密接回京城。
離開賀崗村的那天,劉智鼓足勇氣把小棠叫了出來。
在那條他們熟悉的鄉間小路上,劉智憋了半天勁才說道:“小棠,記得有一次你從江州城回來,說是看見了一條長長的紅菱綢緞非常喜歡,我下次回來捎給你好嗎?”見小棠點頭,劉智欣喜異常,這超過了任何山盟海誓。
分別,總覺的有很多話要說,卻又不知說些什麼。小棠心裡不安,“智哥,你說你在書上看到過的那種花,一枝花莖上只長著紅色和黃色兩朵花,我爹說了,他在山裡採藥的時候見過。我一定要找到這種花,種在院子裡,等你回來的時候就能看到了。”
這種花叫做伴生花。
劉智母子重又回到京城。劉智不知道的是,他的回京純粹是遭人算計。
當時的大寧國遭遇緬水國入侵。緬水國狼子野心有備而來,兩國開戰一年多的時間,大寧國就喪失了六座城池和大片土地。大寧國朝野上下一片震動嘩然,這也太快了。
幾位大臣經過一番商議,提出“國將大危,請陛下親徵”的建議。無奈此時皇帝陛下正在大病當中,眾人只得將希望放在太子韓王殿下的身上。皇後聽到這個主意非常惱火,如何甘心讓兒子親臨險境。左思右想突然就想起了劉智,她親自向皇上提議。就這樣,劉智出山了,並被冠以大皇子鄭王的名號,統領三軍,對戰緬水國。
劉智執掌帥印,皇上還派了禦前侍衛蔡昌隨往。
此時在南部,大寧國的軍隊正依靠沐水城外的沐水河天險與緬水國對峙。劉智趕到沐水城後,對軍務、民情諸事都親力親為。一年的時間,他已熟知了各類戰事與陣前地形,穩穩地頂住了敵軍的攻勢。他也逐步為三軍將士、當地民眾所熟悉、擁戴。
之後的兩年更是顯示了他非凡的軍事天賦。在他的設計謀劃之下,兩年的時間,不但收回了全部失地,反而還佔領了緬水國的三座城池。緬水國接連大敗後,信心喪失殆盡,最終請求罷戰,許諾豐厚賠償。
接連不斷的捷報傳回京都樊城,大皇子鄭王的威名也是舉國皆知。
休戰之後的劉智卻心緒難寧。三年了,他時刻惦念著賀崗村的牛小棠。
父皇要來陣前與緬水國的皇帝簽署協議,這期間需要四十天左右的時間。時間太久了,劉智就這樣決定前往江州,來回也不過二十幾天的花費。最後,劉智換上便裝,以查驗軍情為名,只帶了已是大驚軍的蔡昌,出帥府私下去了江州。
蘇航聽到這裡,不由的有幾分欽佩這位鄭王殿下的才幹與用情之深。他也想起了寧飛雪,不知她現在好嗎?
“那麼,你家公子見到小棠姑娘了嗎?”
“見到了。我跟隨公子三年了,見到小棠姑娘的那天,是我見到的,公子最為開心的一天。只是,在我們返回的路上,遭到了三十幾人的伏擊,公子被擄到了對面那座倚石山上。”
蘇航不解,鄭王被軟禁在山上,而他的隨從卻可以下山來喝酒。
“這些是什麼人,有什麼目的,為什麼不直接殺了你二人呢?”
“他們當然不敢殺了鄭王殿下。那日一交手,我就認出了那夥人是韓王太子的手下,他們常年隱沒於韓王的府上,三兩三的手段我豈能瞞得住我。這一次擺明瞭要將公子困住,拖延時間。對面的小山叫倚石山,山不大,有一百多丈高,三面是垂立懸崖,只有一條小路上下。山上山下的路口,各有七八人守護,公子被困在上面,可以隨意吃喝,任意走動,就是不許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