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吩咐完眾人,也就快到了用齋時候。他緩緩踱步在這幽靜的閔王府中。看著熟悉的一草一木、亭臺樓閣,又想起了那個飄渺似仙的二皇兄。
記得初見二皇兄時候,是一個暮秋,柿子樹下,那時候他還不是殘廢,是個個子高挑滿身倨傲的少年郎。正是意氣風發才學正好之時。
他高高的坐在柿子樹上,看著書睡著了,教習師傅們到處也尋不到他。
那時候他甚至還不未封郡王。只是一個每日裡在太皇太妃舞闇觀裡學藝度日的孩童。日間課業太枯燥,太繁重,好多都不是小小年紀可以明白的,只能是死記硬背。他記性並不是最好的,甚至好多師傅們說他資質平平。
晚間想念父母,輾轉反側的睡不著。第二日以絕食相脅迫,才讓暗衛們帶著前去皇宮看父皇。回來時候路過後宮,就看見了睡在柿子樹上的二皇兄。
他偷偷教暗衛把他放下,走到樹下,撿起掉在地上的柿子去砸二皇兄。誰知那少年只是假寐,閉著眼就接住了柿子。反扔回來,砸到了他的頭,眼見著就腫了,他哭起來。
“哦,這是誰家孩童,哪個宮的?”
他邊哭邊喊,“我是你皇弟。”
“皇弟?”少年想了半晌,搖頭道,“怎麼可能,所有皇弟皇妹十餘人,本皇子都識得,只是從未見過你啊。你母妃是哪位?”
當時的他不知道母妃是誰,只知道父皇而已。他急的搖搖頭,思母之情更甚,哭的也更大聲。
少年用書掩頭,有些煩躁,“莫要哭鬧,既然是皇弟,那就應該聽哥哥的話對嗎。不許哭了,本皇子最煩人哭鬧。母妃就每日以淚掩面的,你還如此,豈不煩死。”
他馬上用手捂著小嘴,他不想被哥哥們煩棄。但是眼淚還是不爭氣的留下來。
看他委屈憋悶的樣子,少年老成的嘆了口氣,“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別哭了,爬樹會嗎,爬上來給你講故事。”
那是他第一次爬那麼高的樹,眼見著要不行了,二皇兄不停的提示重點多多鼓勵,最後終於爬上了樹,坐在皇兄懷中時,忽然間不那麼想念父母了。
二皇兄問。“皇弟平時都讀什麼書,說來聽聽,為兄給你指點一二。”
“策論、國賦、多朝史冊、兵諫、務農實要……太多了,瀾兒記不住啊。”
少年給他擦著眼角的淚,從懷裡拿出一個小兔子形狀的柿子糕給他吃,說道,“都是些迂腐之書,你這麼小怎麼可能明白個中道理。”
他邊吃邊點頭,認為皇兄說的都對。
“我也天天被那些老頭子逼著學這些,不過嘛,難不住我,本皇子可是過目不忘天賦異稟。”說著少年驕傲的一揚手中的書卷。
他滿眼羨慕,邊吃邊說,“啊皇兄是□□最厲害的,瀾兒好羨慕,瀾兒什麼都記不住也不懂,更覺得無趣至極。”
“哈哈哈”少年一笑,用書敲頭,“原來是個小笨蛋啊”
嘲笑完看他要哭,馬上又拿出一塊小蜻蜓形狀的柿子糕安撫道,“我可不是最厲害的,這皇宮裡最厲害的是太子。至於其他問題嘛也好解決,第一,記性不好是因為你不會聚氣於頂開啟百會。以後哥哥教你就變聰明瞭。第二,覺得無趣是因為你沒有消遣啊,其實讀書是很有樂趣的,書中有很多故事很多人。比如這本東海遊記裡的龍女和書生啊,就很有意思……”
想到這裡,皇帝忽然笑起來,那年吃著可愛的柿子糕,聽著二皇兄給他講東海遊記,藍衣的龍女和素白衣衫的書生互生曖昧書信往來私定終身。都是些青春年少情竇初開的故事,他拿著東海遊記讓夫子給講。結果得到的是太皇太妃一頓鞭打。
屁股好了之後無事就去找二皇兄玩耍學習,還真練成了這聚氣百會的野路子,後來的幾年裡確實精進很多。有不明白的偷偷請教皇兄,竟覺得他是個不世出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