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好行動計劃之後,孫星返回公司之後,想了想又親自給洪沛打了個電話。
“洪沛,我的那些粉絲不是在網上搞了個曬電影票的活動嗎,我想了一下,為了讓咱們的反擊顯得更有力度一些,你在網上引導一些,讓大家評論這部電影的時候順便曬一下電影票。”
洪沛怔了一下,說道:“老孫,這樣一來,恐怕很多人都不會評論了吧,要不咱們也做個活動,獎品弄的豐厚一些,這樣願意曬票的人能多一些。”
“不用了,杜琳他們搞的一個活動已經足夠了,咱們要是加上獎品,反而給對方留下了藉口。你就直接在網上引導,暗示網民,惡評的那些人都是沒有真正看過電影的,這樣一來,他們想要別人相信就得買電影票了。對了,你讓人盯著點,要是有作假的,你第一時間揪出來。”
洪沛差點被噎住了,無奈的說道:“老孫,你這個主意不錯,但是那麼多人評論,把一個個造假的揪出來怕是有些難度啊,況且他們反制咱們怎麼辦,我這邊的水軍也不可能專門去買電影票吧,那樣的話投入也太大了。”
“這還不簡單,那些人如果造假,他們也不可能ps幾萬份出來,肯定大部分都是重複的,仔細對比很容易發現的,至於咱們這邊,公司給你撥錢,你找我哥協商一下,明天上午加開幾場,讓他們都親自過去看看,當送給他們的福利了。”
洪沛雖然覺得一下子找出這麼多人不太容易,但還是咬了咬牙,說道:“行,我馬上就聯絡,爭取明天前兩場就把這事辦妥。”
“不用那麼著急。”孫星急忙說道,“第一波有個一兩千人就行,一天之內將達到兩萬人次左右就行,讓我哥和其他院線溝通一下,爭取讓這些票分散一些。”
“行,我明白了。”
……
到了第二天,很多上網的人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網上大部分的媒體都在說《那些年》有多不好看,內容有多麼的低俗,但是網上卻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說《那些年》不好看的有不少,但是似乎說這部電影好看的要更多一些。
其中在校內網上有三個帖子特別的火。,
第一個叫“《那些年》惡評背後的陰謀”帖子裡提到了昨天首映禮現場觀看電影的所有人加起來只有一千人左右,去掉星宏娛樂本身的員工以及那些特邀嘉賓,剩下的人只有五六百人,這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孫星粉絲團的成員,而在首映禮結束之後,網上各大媒體抹黑《那些年》的新聞裡,回覆說電影不好看沒意思的至少都有好幾千,最多的有七八萬,這麼多人究竟從哪裡冒出來的。帖子裡還貼出了大量的截圖,證明他們沒有說謊。除此之外,還貼出了很多社交網站大規模刪除關於這部電影好評的那部分證據。
帖子的最後,他們還交代了星宏娛樂遭受圈內公司封殺的時候,這些媒體也都說了星宏娛樂不少的壞話,尤其可見這一次這些人這麼賣力的抹黑《那些年》,是他們在報復星宏娛樂。
這個帖子引起了不小的關注,陰謀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市場的,尤其是這個帖子裡面羅列出了大量的證據,讓人不相信都不成。
現在關注娛樂新聞這一塊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其中又以在校學生居多,這些人本身就喜歡挖掘一個大新聞背後的故事,這個帖子可以說完全迎合了他們的獵奇心理。
很多人在看完這個帖子之後,立刻對照著截圖卻查了一下,發現確實很多抹黑《那些年》的言論都是昨天晚上發的,有幾個精力比較旺盛的,特意整理了一下,發現前面大部分的評論都是在《那些年》結束之後的半個小時之內發的。這些統計被髮到網上之後,更加證實了這個這就是一個陰謀。
這個帖子雖然不能一下子扭轉《那些年》現在的嚴峻形勢,但是也確實讓一些人相信了,《那些人》恐怕不像那些媒體報道的那麼糟糕。
第二篇帖子就是洪沛組織的曬票行動,為了證明大家對這部電影的真實評論,所有在這篇帖子裡的評論都需要貼上自己的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