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章 (1 / 3)

耳聽大伯終於答應帶她進京, 孟芷心登時眼睛一亮,忙點頭道謝,“多謝大伯父。”

然一旁的鄭氏卻明顯有一愣。

什麼?要帶芷心卻不帶阿淼?

那可不成, 阿淼可是男孩, 那才是她以後的支柱靠山,怎麼能撇下阿淼呢!

鄭氏眼看又要著急著爭辯, 然而如方才一樣, 還沒張口, 又被自家閨女給攔住了。

孟芷心趕在娘前頭再度張口, 道, “大伯父說得對,阿淼年紀還小, 一下子要趕這麼長時間的路,未必能適應得了,不如在家好好讀書吧, 說來等我們去了京城,有他陪著你,我也能放心些!”

一邊說話, 一邊悄悄朝鄭氏使眼色。

這時候, 只聽孟老太太也道, “四丫頭說得對,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事情緊急,咱們總不能叫京裡皇上等, 明日就要出發,趕緊回去收拾吧。”

又特意叮囑鄭氏,“阿淼到我跟前也將近一年了,功課很有長進,你方才也說,日後還需指望他們姐弟,那就對他上心些,我不在的這些日子,多督促他的功課,少在他面前嚼那些沒用的舌根,可記下了?”

這一番話,儼然已是塵埃落定,沒有迴旋餘地了,鄭式原本還替兒子不公,然轉念想到阿淼又能重回自己身邊來,又安慰不少,只好乖乖應了聲是。

事情便就此定下了,今次進京,除過孟老太太,大房三口,再就是孟芷心了。

孟侯爺又對其餘人發話,“時候不早,趕緊各自回去準備,明日就出發。蘭兒蕙兒,你們也各自回家去吧,等我們回來,再來看望祖母便是。”

雖是離別在即,但實在情況緊迫,一家人也沒工夫再話離情,便各自去了,而眼見大伯似乎跟祖母還有話要說,玲瓏也只好先離開,想著晚間找個機會,再來跟祖母說話好了。

眾人分頭回去,屋子裡終於清靜了,老太太嘆了口氣,問長子,“別看四丫頭現如今乖巧了些,可她心思深著呢,特意安排今日這一出,你以為她打了什麼好主意?你怎麼就看不穿,偏偏答應她了?”

卻見孟侯爺苦笑一聲,“娘以為我當真看不穿麼?不過是眼下這時機不好啊。一則,三弟那檔子事,終究是他媳婦吃了虧,況且那春凝畢竟出身是塊詬病,如若鄭氏果真鬧起來,風聲傳到外面,這樣的當口,恐怕對咱們孟家不利。”

“再者,說一千道一萬,新帝登基,咱們歸京也是理所應當,如若表現的太過謹慎,令人起疑可就不好了,因此,既然四丫頭這麼想去,就不妨帶她一起去吧。至於其他,咱們盡量看好她便是。”

這話可與方才當著張氏及孩子們時所說的話意味大有不同,老太太眉間微皺,問道,“依你看,新帝當真會為難咱們?”

孟闊道,“按理說,他初登基,正是需要穩定民心的時候,且由他此番上位的手法來看,他該是十分注重名聲的人,所以短時間內,未必故意針對我們,不過……”

他語聲一頓,引得孟老太太心間一緊,試著問道,“不過什麼?”

而孟闊卻並未直言,只是道,“娘深明大義,又見慣了風浪,這其中的利益糾葛,總歸比他們清楚。”

老太太稍愣片刻,而後,又嘆了一聲,“如此說來,今此咱們是去得容易回來難啊!”

說的也是,他們孟家好歹也是將門,這樣的局面,遼王豈會輕易再將他們放回越王身邊?

眼見老母親已經想清楚,孟闊便也用不著多言了,頓了頓,只垂首道,“今次連累娘受驚,是兒子不孝。”

孟老太太卻擺了擺手,嘆道,“這哪裡是你的錯?其實今日之處境,想當初朝廷把咱們孟家安置在臨安時,就已經註定了?先是三年前三丫頭進宮,如今又是把我們一併召回京去……如此下去,這路恐怕是要越走越窄!我問你,你心間可有應對之策?”

孟闊並未否認,只道,“兒子一定盡力維護孟家周全。”

~~

新帝登基大典定在八月十四,中秋前夕,滿打滿算,也就不足四十天的時間了。

為了不遲到,收到聖旨的當日,孟闊便命管家去找好了北上的客船——老太太年紀大了,馬車顛上一路,恐怕會顛散了骨頭架子,所以還是水路好些;而府裡也是抓緊時間收拾,第二日中午,主子下人連同護衛等幾十人,便乘船出發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