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 不論哪個朝代, 皇帝駕崩都是實打實的大事。因此待孟林說出此訊息後, 侯府裡頭,前院女婿們也不再喝酒,後院姑娘們也沒了心情聊天, 一家人頃刻之間便都聚到了孟老太太屋裡。
既是孟林皓將這訊息帶過來的,他必定最是清楚,老太太趕緊問長孫, “怎麼回事, 這是哪裡聽來的訊息, 可是真的?”
孟林皓神色肅斂的回答,“祖母,孫兒方才不是去了彭知府家嗎, 恰逢彭知府在京中為官的同窗寄了密信來,彥舟一知曉,便立刻告訴與我聽,這麼大的事,不可能有假。”
聽他這樣一說,眾人便都信了,卻也隨之陷入更深的震驚與疑惑之中。
——其實不止他們, 現在天下間都知桂王與秦王叛亂,王朝已是危在旦夕,也都做好了遲早會改朝換代的準備,然而實在沒有想到的事, 現下戰亂還未決出勝負,皇帝卻先行駕崩了!
他怎麼會在這個當口駕崩了呢?莫不是眼看敗局已定,一時想不開,給殉國了?
然似乎又有些不太可能,畢竟眼下任桂王與秦王再怎麼兇猛,但誰也還沒能攻入京城,還沒到最後關頭呢,皇帝現在就殉國,有些太早了吧!
老太太趕緊問長孫,“可知陛下是怎麼沒的?”
只見孟林皓凝眉道,“密信在知府手中,孫兒並未親眼所見,因此無法知曉究竟寫了些什麼,但聽彥舟說,宮中流出的訊息,乃是皇上吐血而亡,聽說自打兩王起兵,一下令朝廷面臨窘境,皇上心力交瘁,以至於觸發舊疾,最終迴天乏術,才駕崩……”
眾人聽完,雖然一時誰都沒有說話,卻俱都是一副將信將疑的神色,要知道皇帝還不到三十歲,正是身體強健的時候,就算壓力大些,但這般一下歸西,還是有些蹊蹺吧。
緩了緩,只聽大姐夫陳景霖道,“如此大事,相信再過不久,朝廷會親自發布訊息的。”
二姐夫賀倫也點了點頭,“不錯,還是到時聽聽朝廷怎麼說吧,只是不知出了這種事,當下形式又會有什麼變化。”
二姐姐蕙心摸了摸肚子,不無擔憂的問夫君道,“這事兒會對咱們有什麼影響嗎?”
卻見夫君也是一臉茫然,搖了搖頭說,“尚不知,最多就是科考延後吧……”
賀家書香門第,他三年前中舉,原打算今年繼續赴京春闈,但眼下得情景,今年的春闈怕是不會如期舉行了。
不過這樣的當口,不進京也有好處,不若等大局平定了再說。
皇帝忽然駕崩,最受影響的該是現如今的朝廷,而至於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且還遠離京城,又能有多大影響呢?
若是擱在太平盛世,老百姓們無非老老實實的在家守國喪便好,然麻煩的就是,現如今並非太平盛世啊!
尤其皇帝還沒兒子,那幾位王爺還正打的你死我活,而今只盼著,他們能快些決出個勝負,早些讓這江山安穩下來才好。
原本樂樂呵呵的過年,因著這個訊息,眾人心間頓時都有些憂心與彷徨,尤其現如今孟侯爺不在家,叫一家人連個主心骨都沒有。
而此時,卻見孟老太太嘆了口氣,對著蘭心蕙心兩口子道,“聖上駕崩,於國於民都是大事,咱們雖然離得遠,也不可掉以輕心,等會兒你們用過飯,也不要逗留了,早些回家告知父母,叫大家都有些準備。”
侯爺不在,歷經風雨的老太太變成了他們的主心骨,眼下聽老人家這樣說,眾人便趕緊應下,得簡單用完飯,蘭心蕙心兩家人便趕緊回了各自的家中。
而大姐夫所說不假,果然沒過幾日,由京中朝廷發出的訊息便到了臨安。
年還沒過完,彼時一屋子女眷正都聚在老太太屋裡說話,便忽然見管家入門道,“啟稟老夫人及各位主子,方才收到訊息,“聖上因舊疾複發,於五日前駕崩,臨去前留下遺詔,將皇位傳於遼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