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庶女二嫁筆趣閣> 第三十九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鄒夫人心疼的嘆了口氣,揮著手說道:“就依你,能有什麼法子?!唉,家裡一向用度緊,這一陣子事又多,這一頭和離分出去,守信緊接著又要娶親,這一回,可是馬糊不得,這銀子真跟流水一樣就這麼出去了,還有守禮,也沒成親,你如今領著差使,這用度也不比從前,唉!”

周守哲也不理會她,不等她說完就站了起來:“事不宜遲,這事父親和母親不好出面,我和鄭氏這就過去一趟別院,讓鄭氏好好勸勸李十二孃,回來還要到府衙那邊走一趟,結清了這事,守信那頭才好換庚帖說親,還有李家,總得過去一趟,好歹說句話。”

“去吧去吧,唉!也是個可憐孩子,你跟清慎師太說一聲,多照應照應她,往後好好修行吧。”鄒夫人揮著手,慈祥的吩咐道,周守哲答應著,鄭大奶奶曲膝告了退,跟在周守哲身後出去了。

兩個人回去換了衣服,在二門裡上了車,往別院趕去。

李燕語苦惱了一夜,也就想開了,如今手頭也存了幾百兩銀子,先搬到鋪子後頭住一陣子,再讓大劉仔細打聽著買處小院子,讓大劉一家也搬過來一起住,安安生生過過日子,也沒什麼不好,等過一陣子,兩家都忘了自己,這日子說不定比現在倒好過了呢,那個時候,自己就是無拘無束,天大地大,先想法子賺點錢,然後出去遊歷遊歷這天下,有什麼奇遇也說不定。

李燕語低垂著頭,扭著手裡的帕子,跟在鄭大奶奶身後,將她送到二門裡上了車,低著頭瞄著車輪出了二門,猛的轉過身,用帕子掩著臉,肩膀抖動不停,常嬤嬤嚇了一跳,忙上前摟著她,急急的寬慰道:“二奶奶,姑娘,可別這樣!不是大事,天還沒塌呢!”李燕語用帕子緊緊捂著臉,也不說話,只是不停的搖著頭,用力掙脫常嬤嬤,一路奔回了雲起院,再不趕緊跑開,她就得笑出聲了。

李燕語關著門,一個人在屋裡笑夠了,才開門放了擔憂不已的常嬤嬤和小翎、小羽等人進來,常嬤嬤憐憫的看著李燕語,想開口安慰,又怕一開口再招出她的眼淚來,張了張嘴,竟然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小翎和小羽對視了一眼,狐疑的盯著李燕語,她家姑娘這樣子,怎麼看也不像是難過的,倒像是笑岔了氣的模樣。

李燕語耷拉著眼皮,也不抬頭,沖著常嬤嬤曲膝謝道:“多謝嬤嬤這樣憐惜燕語,燕語是個畸零人,無以為報,往後便視嬤嬤如自家長輩親人一般。”

常嬤嬤急忙上前扶起李燕語,輕輕拍著她的手臂,又像是安慰又像是感慨:“姑娘可別這麼說,這是咱們娘倆的緣分,姑娘是個畸零人,嬤嬤也是個畸零人,往後,嬤嬤侍候著你,這日子也不見得就不好,不過看咱們的心境罷了,姑娘可要想開些。”

“嗯。”李燕語垂頭答應了,又曲了曲膝,低聲說道:“嬤嬤,這和離上的事,我也不懂,那些事,就煩請嬤嬤多費心,這幾天,我也不想見人,就想安安靜靜的念幾天心經,就煩勞嬤嬤了。”

“姑娘放心,放心就是!”常嬤嬤急忙答應著,扶著李燕語坐到窗下榻上,李燕語接過小翎奉上的茶,低垂著頭喝了一口,沉默了片刻,才接著吩咐道:“嬤嬤去問問這院子裡侍候的婆子僕伕,若願意留在這裡跟著我,就過了籍留下來,若不想跟著我吃這份清苦,要回周府的,嬤嬤就打發她們回去就是,大奶奶剛也說了,這人手上只聽我的意思,我只聽她們自己的意思。”

常嬤嬤傷感的嘆了口氣,點頭答應著:“姑娘說的在理,這留不留的,隨她們的意才好,省得往後生出什麼事來倒不犯著,若人手不夠,大不了咱們再買回來幾個自己調教就是。”

常嬤嬤又陪著李燕語說東說西說了一會兒話,才站起來,帶著小翎和文杏告退出去忙了,這院子裡還有個小庫房,各色傢俱、古玩、擺設都不少,都得清點好,造成冊,過上好幾遍手,再到官府裡備了案才行,還有那個莊子,還有三千面銀,都要點了、收了、造冊、入庫,還有那些個文書,也不能讓姑娘為這個操心,看了得多難過!

屋裡只留了李燕語和小羽,小羽歪著頭,疑惑的看著攤開手腳倒在榻上的李燕語,李燕語轉頭看著她,眯眯笑著,慢吞吞的說道:“看什麼看,你家姑娘我好好兒的,這樣的好事,求還求不得呢!”

常嬤嬤帶著人忙了兩天,別院、莊子裡的東西清點造冊過戶,莊頭也過來給李燕語磕了頭,官府裡的文書一應妥當了,李燕語暗暗屏著的這口氣才算真正松下來,這兩天,她夜裡做夢都夢見這事是她又做夢了!

李燕語和常嬤嬤對著冊子,細細盤算了一個半天,決定還是要在城裡買個小院,兩頭住著才最妥當,又叫了大劉和大劉嬸子過來,一來說了這和離的事,二來,讓大劉再留心找兩間合適的鋪子買下來,這銀子死放著,可生不出小銀子來。

李燕語的小日子舒心的不能再舒心了,京師城裡,周家也是一片喜慶,從府衙拿了和離文書回來隔天,周李兩家就換了庚帖,各自去批八字了,這八字自然無處不好,合適的不能再合適了,鄒夫人容光煥發的親自張羅著,起了草帖子,再序三代名諱,起了細帖子,直到抬著酒壇,大花八朵、銀勝八枚,送了繳簷紅,周守信才知道家裡已經給自己又定下了一門親,一門真正的好親!

邵源泊強耐著性子,等著周李兩家插好釵子下了大定,隔天一大早,和李謙兩人騎著馬,帶著小廝隨從,往抱樸庵上香隨喜去了。

兩人將馬放到抱樸寺,沿著山路往抱樸庵上去,邵源泊沒進庵堂,卻沿著山後小路,直奔後山的那處草亭,李謙氣喘籲籲的緊跟其後,草堂裡自然是空空蕩蕩,這麼大冬天,誰跑到那麼個地方吹冷風的?

邵源泊悻悻的下來返到庵中,清慎師太莫名其妙的接了兩人進去,邵源泊倒是誠心誠意的在觀音像前上了柱香,李謙搖著摺扇,眉頭擰成一團看著上香的邵源泊,他冒冒然跑來做什麼?無媒私通?總不至於混帳至此吧?!

清慎師太讓著兩人進到客堂,李謙一言不發,也沒心思去品味那槐花茶、綠豆糕,繼續擰著眉頭死盯著邵源泊,邵源泊客套完這山中美景,又客套一通這尼庵清幽,再奉承著師太的佛法高深,漸漸就轉到了離庵堂不遠的那位極有慧根的女居士身上。

“在下看了這詩,仰慕之極,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樣出塵脫俗的女子,才能寫出這樣幹淨通透的字句來,原想著此種人物只應天上有,斷不至於流落人間!”邵源泊極力誇贊著,李謙抬手揉開緊擰的眉頭,看看還是莫名其妙的清慎師太,暗暗嘆了口氣,只好搭著話和邵源泊唱和起來:“王爺也是贊賞不已,特特抄了這詩傳過來,說是讓我們也跟著長長見識,聽說這寫詩的,是誠意伯周家的大奶奶還是二奶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