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奶奶聽了小翎的話兒,未置可否,只笑著將小翎打發了回去,晚上和周守哲道:
“就讓她去吧,總得有點事做做打發打發時候,再說,二爺是個愛讀書的,若是她能多讀幾本書,往後也能和二爺說到一塊兒去,你說,她這要去玉枕閣看書,是隻想著打發打發時候,還是有旁的心思?這二爺愛讀書,可是滿府都知道的事!”
“不管哪樣,都好!讓她去吧。”
周守哲翻看著手裡的公文,隨意的揮著手說道,鄭大奶奶笑著應了,細細盤算了一晚上,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鄭大奶奶侍候著周守哲出了門,才帶著丫頭婆子,往正院給鄒夫人請安去了。
正屋裡,林姨娘早就到了,正側身坐在榻上,侍候著鄒夫人喝蓮子茶,鄭大奶奶上前請了安,滿臉笑容的贊嘆道:
“姨娘這份孝心,真是讓人心服,這蓮子茶可是極費功夫時候的,又要現做現吃,姨娘這麼早就送進來了,豈不是半夜就得起來熬上了?!若是一天兩天也就算了,竟能天天如此,真真是難得!”
林姨娘臉上閃過片紅暈,正要說話,鄒夫人將手裡的蓮子碗遞給林姨娘,看著鄭大奶奶,笑著說道:
“孝不孝順的不在這上頭,她也沒別的事,就熬個蓮子茶,能有什麼難得的?!倒是你,又要打點守哲裡裡外外的事,又要管著家,還要帶孩子,這是大孝順。”
“母親誇的我都站不住了。”
鄭大奶奶接過丫頭手裡的濕帕子遞過去,笑著答道,林姨娘悄悄站起來,往後退了半步,鄭大奶奶侍候著鄒夫人淨了手,笑著說道:
“說到守哲,正要和母親商量件事,昨天守哲讓人去玉枕閣尋本書去,找了半天,竟亂得沒能尋出來,說是玉枕閣裡頭的書都堆到了一處,亂的沒個法子,守哲昨天生了半天氣,我想著,這玉枕閣裡的書,得尋個識字讀過書的人,好好花些功夫理出來才好。”
“這是正理!守哲往後看書用書的地方多得很呢,那個書樓,多少年也沒人管過了,你細細挑個人,花些功夫,好好的理一理去。”
“嗯,昨晚上我細細想了一遍,下人裡頭,又要識字又要讀過書,還真沒個合適的人,我想著,要不讓二奶奶過去理那書樓去,二奶奶也讀過幾本書,她也正好空著,母親看呢?”
鄒夫人微微擰著眉頭,細細想了想,慢慢點了下頭,
“也好,玉枕閣是個安靜的地兒,離靜心院也近,那書樓,就交給她管著吧,也不用添人,不急,慢慢理起來就是,她也有的是時候。”
林姨娘看了看鄭大奶奶,又轉頭看著鄒夫人,笑著說道:
“我以前聽父親說過,這理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很有些學問才成呢,不然把經書歸到集部,把史書放到子部,可就越理越亂了。”
“這理書還有這許多講究?倒是我沒想周全,我還當識字就行了呢,說到很有些學問,這可就更難了,滿府裡,有很多學問的,除了老爺和三位爺,也就是姨娘了,老爺和三位爺都忙的不行,自然沒空理那書樓去,若是照姨娘這說法,這書樓就只好交給姨娘去整理了,要不姨娘看”
鄭大奶奶看著林姨娘,似笑非笑的說道,林姨娘紅漲著臉,求援般看向鄒夫人,嘴裡急急的解釋道:
“我不過聽父親說過一回,許是我聽錯了,還是大奶奶想的周全。”
“好了,她哪有空兒去理那些書去,守信是個難纏的,他的事兒又多,就讓二奶奶去吧,她理的,她能找到就行了,不用那些講究,以後守哲要找什麼書,你就打發婆子讓她去尋出來就是了。”
大奶奶也不看林姨娘,笑著應了,陪著說了幾句話,就告退出來,帶著眾丫頭婆子,往前面議事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