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兒十六歲了,也早就來例假了,對於男女之情也知道了不少,尤其是兩個人每天相處,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的速度還是超過大人想象的,就算玉兒沒有想法,並不代表金昌元沒有非分之想。
玉兒自己住在一個房間,昌元和弟弟居住一個房間,玉兒小的時候,金昌元母親少操一個心,隨著玉兒來了例假變成了大姑娘,當母親的就害怕兩個人往一塊湊,弄出點事情。
可是孩子到了年齡,這種事情恐怕不好控制,這不,金昌元揹著父母來到了玉兒的屋裡,兩個人開始只是閑聊,後來金昌元就把玉兒緊緊的摟在了懷裡,兩個人你情我願的,不知怎的就躺在了一起,金昌元的母親見金昌元進了玉兒的屋子半天都沒有出來,就推門進了玉兒的屋,正好撞見昌元和玉兒躺在一起。
按理說,玉兒是金昌元的童養媳,這在村裡已經是公開的事情了,兩個人同房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怪就怪在金昌元的母親固守的一個觀念,就是兩個人必須辦完婚禮才能同房,那兒子就提出了趕快辦了不就得了嗎?可母親又說,金昌元是家裡的長子腿又有毛病,越是這樣她越要給兒子辦一場轟動全村的婚禮,可願望和現實總是不能一致,金昌元的家裡沒有辦場面大的婚禮的能力,所以矛盾就開始了。
母親指責玉兒不阻止金昌元的親熱行為,玉兒覺得自己委屈,她認為和自己的丈夫親熱犯了那條規哪條法,為什麼母親要橫加幹涉,玉兒想不通,金昌元更是想不通,想不通怎麼辦?金昌元幹脆來個我行我素,該跟玉兒親熱還跟玉兒親熱,這讓母親不能接受。
母親跟金昌元的父親商量,讓金昌元去外面打短工,等掙到了錢趕緊辦了婚事,她也用不著整天提心吊膽的,而金昌元父親回了老伴一句‘依我看你就是沒事找事’,把老伴給說急了,她跟金昌元父親吵了起來,什麼萬一玉兒不小心懷上了,她在村裡沒有臉面待,什麼讓老韓家的人笑話等等,金昌元父親懶得跟她理論,就甩出了一句‘你要是那麼擔心就搬到玉兒房裡睡好啦’,別看金昌元父親說別的話,她沒有往心裡去,這句話她倒是聽進去了。
第二天母親就把鋪蓋卷搬到玉兒屋裡去了,見母親搬進自己的屋裡,玉兒不好說什麼,而金昌元的反感勁馬上就上來了,他把母親的鋪蓋卷又給搬了回去,就這樣母子兩個跟鋪蓋卷較上勁了,搬來搬去的也累了,最後還是母親先停止了行動。
看見母子兩個都不肯服軟,父親勸兒子不如出去打工,趕快掙到錢把婚事辦了,金昌元只好同意,當他把父親的意思告訴了玉兒以後,玉兒是堅決不同意,一向溫柔的玉兒竟找到父母,說出了不願讓金昌元外出打工的理由:
“爸媽,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們好,可是您想到沒有?金昌元的腿是受過傷的,在家裡幹點農活還可以,外出打工是要賣死力氣的,咱們村的結實的小夥子,外出幹了沒幾天就因為受不了跑回來了,聽他們說,他們每天要在貨棧扛一百斤的大包來回運上百趟,金昌元的腿哪受得了啊,如果你們一定要堅持辦個體面的婚禮,那我們就慢慢等,反正我是不會同意金昌元外出打工的。”
聽了玉兒的話,金昌元的父母沉默了,而金昌元則感動的當著父母的面抱緊了玉兒,的確,玉兒雖然年齡小,但他非常珍惜金昌元和這個來之不易的家,她也很難,看到玉兒反對的有道理,金昌元的父母放棄了讓兒子外出打工的打算。
生活照舊進行,可固化在母親觀念裡的東西不會因為玉兒的懂事就消化掉了,母親仍然嚴防死守的看住兩個孩子,更過分的是,她會沒隔一個月就追問玉兒來沒來例假,一次兩次玉兒不理會,但次數多了引起了玉兒的反感,玉兒覺得她又不是牲口,她是個有情感有尊嚴的人,這個難與啟齒的事情在母親那裡變成了跟說白話似的。
玉兒一氣之下跟金昌元說起了這件事情,金昌元覺得母親這樣做太過分,也就是玉兒換做別的女孩子很可能就跟母親理論了,他要告訴母親他們都大了,尤其是這件事情希望母親不要再幹涉,正好全家在一起吃飯,金昌元當著父親和弟弟的面跟母親說,希望她不要操多餘的心,把精力放在爸爸和弟弟身上就行了。
金昌元的話剛說完,母親就指著玉兒說:
“我就知道是你在我兒子面前給我紮針,我知道你們長大了,翅膀硬了,敢跟我叫板了,好啊,既然你們把話說出來了,我就告訴你們,今後你們倆個的事情我再也不管了,我要是再管我就是不是人。”
“你看你又急了,孩子不是那個意思。”父親趕忙替兒子解釋。
“不是那個意思是哪個意思,你們全當我是個大傻子是吧,連好賴話都聽不出來了是吧,沒良心的東西。”母親的脾氣上來話也說的難聽。
“玉兒咱們走,再在這個家咱們倆都成東西啦!”
金昌元拉起還沒吃完飯的玉兒就往外走,父親和弟弟一個勁的拽也沒拽住,金昌元回到屋裡把自己的鋪蓋卷抱起來,又到玉兒屋裡把玉兒的鋪蓋卷抱起來,拉著玉兒就沖出了家門。
母親其實是說的氣話,沒想到把兒子給激怒了,起她心裡是捨不得兒子離家出走,可是做母親的她要顧著她的面子,就是心裡再捨不得她也不願站出來阻止兒子,如果這個時候,母親能阻攔兒子一下說些語氣緩和的話,估計兒子肯定不會走,因為兒子沒有地方可去。
這都是假設,事實上母親沒有阻攔,兒子帶著玉兒沖出家門以後,去了自家果園的窩棚,窩棚大家都知道,只是在果子成熟的季節,臨時用作看果園搭建的,幾根柱子交叉搭建分上下兩層,人住在上面那層,為了站得高看得遠,但它四面沒有遮擋,白天有太陽的照射暖暖的,晚上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但金昌元把自己已經逼上梁山,還搭上了玉兒,兩個人把鋪蓋鋪好,從果園裡摘了幾個蘋果,金昌元在自己的衣服上蹭了蹭遞給了玉兒,他滿懷愧疚的看著玉兒,沒想到玉兒卻笑了,笑的是那樣的開心,金昌元不解,他問玉兒:
“我把你帶出來住這種地方,你怎麼還笑的出來?”
“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在咱們自己的家還有丈夫在身邊我為什麼不笑?”玉兒說的是心裡話。
“我的傻玉兒,就沖你這話我也要一輩子讓你幸福,不過你現在還得跟我受點委屈,等將來我們結婚了,我一點委屈也不讓你受。”金昌元感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