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結束,全場靜默,很安靜,有的或許只是哭泣的聲音。
即便是這部電影的導演,曾勝都不禁紅了眼眶,鼻子微酸,擦了擦眼淚。
曾勝導演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說好的不用眼淚結束,可他心裡還是覺得難受,很沉重。
新聞上比《熔爐》還要殘酷的現實有,但是有的新聞報道出來,只是憤怒一下,憤怒過後,剩下的或許就是麻木。
曾勝之所以決定要拍這部電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熔爐》裡面那一句話――
我們一路奮鬥,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作為一名導演,曾勝想讓這個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不讓世界改變,也想試著改變一下這個世界。
曾勝抹掉眼淚,發現現場很安靜,轉過頭望了一眼身邊的朋友完全都泛紅,剛準備起身說什麼,身後卻是響起了掌聲。
陸陸續續,一點一點。
擋在人與人之間的白茫茫大霧裡,唯一能穿透霧的只有聲音。
安靜,沉默終將被打破。
……
電影《熔爐》上映,不同於其他電影的首日票房突破多少,創造多少記錄,更多的新聞報道是首映現場全場落淚,震撼上映。
《電影世界》就如此評論道,“電影《熔爐》將社會的黑暗面揭露得淋漓盡致,曾勝導演並沒有迴避那些殘忍殘酷的鏡頭,而是冷靜地處理,不同於小說的晦暗,電影要來的更加直接,給予無限希望後急轉直下推入絕望的轉折和結尾民秀劍走偏鋒的悲劇。”
“影片也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法律,人心,利益,權益改變了我們所認為的真相,在利益燻心下真相被硬聲聲的埋沒,最後勝利的‘無罪人’邪惡的嘴臉依然死性不改,讓人憤怒但卻別無他法。”
“如若看到那些逍遙法外的邪惡罪人,主角們就對社會喪失信念,喪失信心頹廢不堪麼?我們既然改變不了這樣的結果,卻也不能讓這樣的結果就把我們硬聲聲的打倒,該怎麼走的正義之路,依然要繼續下去。”
“三位小演員的表演無疑是震撼的,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正視真實,才能拯救。”
……
就像《電影世界》影評刊評論的,《熔爐》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無法用語言去形容電影裡面的真實。
很多新聞媒體,電影影評人都紛紛為《熔爐》寫下一筆,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正視,知道那些早已麻木的新聞報道。
網友們更是一片哭泣的聲音。
在去電影院看過這部電影的網友,紛紛哭的不行,眼淚嘩嘩地流。
如果說一開始只是小說描述,那麼等到那些殘忍的真實真正地出現在他們面前,一個個都感覺到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