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寥突然間為這位皇者惋惜,他明明已經可以比擬大道化身了,仍是較那位少年道者差了少許,如果這位皇者,知道世間還有少年道者那位人物,只怕心情不會好受。
更重要的是,季寥隱約感覺到,皇者已經算是修行的盡頭。
修行的路是有終極的,面前皇者便是修行的終極,可是少年道者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一半心神沉浸在道德經中,一半心神思緒飄飛。
他還想到那白衣如雪的男子,給他感覺就是少年道者,可現在細細思量,兩者仍是不同的兩個人。
現在回想起來,白衣如雪的男子不見得比面前皇者更高明,但季寥也難以生出他比少年道者遜色的念頭。
好似白衣如雪的男子和少年道者根本沒法分出高低,如一體同人。
這種感覺,簡直沒法用常理來解釋。
道德經五千言,皇者沒有刻意放慢語速,唸誦完畢之後,竟顯出一絲疲累。他這樣的人,應當是永不會疲累,只能說唸誦這段道德經,耗損他太多神思。
季寥得聆聽皇者口述道德經,而且他還有天仙級數的心境,所獲之大,實在難以想象,不過許多好處,都要在將來很長一段日子才能顯現出來。雖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那也不是全部。
皇者隨後轉身離開。
季寥竟生出一絲不忍,他有種預感,可能今後再也見不到這位了。心裡生出複雜難言的滋味,那是久違的酸甜苦辣。或許是那一滴淚的因素,更或許源自季寥本身。
由始至終他也沒能和這位皇者說上話,當然他也說不出話。
得聞道德經,季寥覺得天河的日子沒那麼枯燥了,其中的精義,足夠他消化很久。
季寥在想辦法,再次成為人。尋找那一滴淚的主人,尋找那位皇者,甚至追溯白衣如雪男子和少年道者的秘密,然後去見清水真人,踢她一腳!
沉浸在道德玄言裡,渾渾渺渺,不知多少時光,一縱即逝。
忽地季寥驚醒,耳邊仍是河水嘩嘩,可是他又覺得,世間正生出某種奇妙的變化,說不清,道不明,卻又變化明顯。
在一片思索中,季寥聽到一陣佛音。
一位僧人走來,對他道:“你若有來生,定當輪迴不寐。”
僧人如皇者一般,飄然遠去。
季寥只見到他頭上有光圈,圓滿無極,那是證就無上正果的表象。如果皇者是道尊,那麼僧人便是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