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冥主髮型絕版了嗎> 第104章 尚未得魚,何以忘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章 尚未得魚,何以忘笙 (1 / 3)

祖師祠堂後面,地勢很是開闊。

一條溪水從崖壁中奔出,竟沿著某種奇妙的軌跡到了崖壁之上,沖刷地勢的過程中,亦有款款水聲如同仙樂,但如果不進來,根本聽不見這些美好的聲音。

這裡也無奇花異草,草木俱是常見之物,竹石亦很普通。

溪水蜿蜒曲折迴旋之處,建有一個亭子。

季寥突然發現亭子的構造,跟他在大涼王朝京城他肉身母親居住的莊園裡的那處亭子很相似。

那不但是物理結構的相似,而且神似。

不過此地亭柱上沒有黃庭經,更無“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詩句。

但這亭柱上還是有句子的。

東西南三根柱子上皆有文字,分別是: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北面的柱子雖然沒有文字,卻有圖畫,畫著一隻大臉貓。但季寥還是認出來,那是北落師門。

貓兒的圖形充滿天趣和稚氣,但沒有任何玄虛。

季寥能體會做畫之人當時的心情,那是美好而快樂的。

而那些文字,是字字玄虛的。

三句話都是出自同一段的道經,詮釋著同一個道理。

其本義是領會了深妙的義理,表達它的言語可以忘掉;魚捕到了,漁具也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語和漁具雖不可少,但畢竟只是手段,而領會精神實質,達到自身目的顯然更重要。

這跟得法而忘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說起來季寥此時,只能理解這個道理,尚且做不到。

這不怪他,只是他所學的東西都太過高深,能夠將其相容幷蓄,已是不容易了。

宗主向季寥微笑道:“這個亭子叫做‘得魚忘笙’。”

季寥不免心下幽然,好個得魚忘笙。季笙的名字裡有笙,她忘了笙,也忘了季笙。這是忘我之境。季寥也有這個境界,但他是天生的,而季笙顯然是自己領悟出來的,對此理解深刻,不會如季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