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內,太傅正捧著泛黃的書籍,向端坐在書桌前的兩名總角兒傳授道書本上的儒學之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太傅一邊敲著木杖,一邊在兩名兒間來回走動,“我得考考你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倆,有誰是知道的?”
倆兒面面相覷,似在透過眼神傳遞答案。居右側者,自告奮勇,不等太傅點名,便起身作揖後,方才回答,“太傅,弟子知道,”
“哦?那太子殿下,你看。”即使尚未聽見答案,但依著太子的勇氣,太傅也向太子投去讚賞的目光。
“弟子認為,這是夫子在告誡我們,應當勤於學習,善待友人。”太子一手舉著書本,另一隻手指著疑難處,“只是,弟子不理解,何為人不知而不慍?請太傅賜教。”
“恭親王,你看呢?”太傅轉身,面朝左側。王爺正在思考之際,被點名時,愣了愣,方才起身,支支吾吾地闡述著自己的理解,“大概,就是不要輕易生氣的意思吧?”王爺拿捏不準,用眼神向王兄求救。
“太傅,弟子也是如此理解。”收到王弟的求救訊號,太子連忙補充回答道,“只要不生氣,就是君子之道。”
“孺子可教也。”得到倆兒的答案,太傅滿意地點點頭,用手捋著已至下巴處的鬍鬚,“能有此解,足以見二位資聰穎。”
太傅正給兩名弟子上著課,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女孩兒,由門外向內張望著,一隻腳試探著向門內邁出第一步,她正猶豫是否應該踏進來。
她的出現,成功吸引了太子與王爺的目光。太傅發現異樣,順著他們的視線向門外看去,一見女孩兒的身影,便不由得怒火中燒,“你又遲到了!”
“哎呀,太傅莫怪。”既然已經被發現,女孩兒就不再躲躲藏藏,大大方方地從門外走進來,不等太傅發話,便自個兒坐在王爺身後空著的位置,“我保證,這是最後一次!”
“郡主!你這是這個月第三次遲到了!”太傅手執木杖,快步走到女孩兒身邊,命令道,“把左手伸出來,我今,非得教訓你一次。”
“我不要!”女孩兒頭一揚,壓根不把太傅的命令放在眼裡,“只不過是遲到嘛,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還沒有蹺課呢。”罷,還嫌不夠,竟朝太傅扮了一次鬼臉。
雖不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狀況,但太傅依舊被氣得不輕,連連用手順著胸口,似乎一口氣堵在關鍵位置,“你!簡直氣煞我也!”
“哎呀,這算什麼,丞相爹爹也經常生我的氣,太傅呢,您習慣就好。”女孩兒從筆架上取下筆,翻動著桌面上的課本,一偏頭,向前方的王爺問道,“喂,我,太傅剛才講到哪裡了?”
“啊?我看看。”王爺連忙轉身,幫助女孩兒翻到既定的頁面,指著第三行的文字,向她解釋道,“剛才在講這句話。”
“知道了。”她擺擺手,示意王爺可以繼續聽課,又向太傅提醒道,“好啦,太傅,得繼續上課了。”
太傅決意給女孩兒一點顏『色』看看,板著臉,朝她繼續命令道,“郡主,請把你的左手伸出來。”
見太傅動了真格,女孩兒即使再無法無,也不由得倒吸一口氣,試圖以撒嬌的方式躲開這次懲罰,“太傅,您就繞過我這一次,真的,我保證是最後一次遲到。”
“不行!”隨著太傅嚴厲的表情,緊跟著便是木杖落在課桌上的聲音,“我最後一次,伸出你的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