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國國主夫婦在將一生對音律的感悟傳給周佚與羅婷後,便周遊各國而去,做了一對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神仙眷侶。
周佚二人也沒有繼續呆在樂國皇宮之中,他們在樂國擇一城而居,於城中置了宅子,過起了悠閑的俗世生活。
光陰如梭,一晃已是二十年過去。
這二十年裡,周佚神識窺得靈臺之中的燃燈僧舍利真貌,感應到了那一片宏偉的佛國世界。
如今他神識一動,便能分化出數百萬念頭出來,這些念頭每一個都擁有分裂與演變的功能,所有念頭合至一處,甚至能演化出一方小世界來!
周佚知道自己的神識受佛性滋養,已經突破了破虛境,到達了更上一層的宏觀境,距離道境,只有一步之遙。
這是一種質與量的同步升華,由微到宏,有若佛家介子須彌。
而自從五嬰歸位於五髒之後,其上大道之傷便在五髒的滋潤之下,緩緩癒合。
十年前,周佚的元嬰道傷已徹底修複,當時他的修為穩定在了元嬰初期。
而這接下來的十年裡,周佚並未刻意修行,都能感到修為在穩步提升。
蓋因五髒是人之根本,更是元嬰最好歸宿。
如今,周佚的修為已經到達了元嬰後期大圓滿境界。
而這前後二十年的市井閑散生活,更是周佚化凡的開始。
周府之中,周佚輕撥伏龍琴,羅婷微撫棲鳳瑟。
琴瑟相合,龍吟鳳鳴。
一股獨特的意境從二人琴瑟之中蕩漾開來,如春風化雨,讓人神魂愉悅。
這便是周佚鑽研出的意境:龍鳳和鳴,屬於大陰陽意境的一種。
與大陰陽意境相比,龍鳳和鳴只是小道,但周佚卻執著於此。
因為在嘗試過多種意境之後,他發現,只有演化此種意境時,羅婷能夠參與進來。
換句話說,這並非他一人能觸發的意境,同屬於他與羅婷二人。
本來羅婷是沒有領悟意境的資格的,但她卻得到了棲鳳瑟認主,而棲鳳瑟的伴生琴正是伏龍琴,為周佚所有。
在這一對神琴靈瑟的幫助下,羅婷的神識能夠作為周佚的附屬情緒,參與到龍鳳和鳴意境的觸發之中,只是主導者依舊是周佚。
這便是周佚想要的結果,他的修行本就不是為求長生,至始至終他只有一個目的:陪伴在羅婷身旁。
若這意境沒有羅婷參與,還悟它作甚?!
一曲終了,龍吟鳳鳴聲漸止。
周佚搖搖頭,沖著羅婷促狹道:
“還是差了一絲火候,這琴瑟中的二魂雖蠢蠢欲動,卻依舊隱而不發,難道說我倆的感情還有欠缺不成?”
卻聽羅婷說道:
“剛才我心意與瑟中鳳魂相通,竟察覺出它有一絲排斥之意,難道是在害怕佚郎琴中的龍魂嗎?”
“不應該啊,龍與鳳皆是天地間最?而且自從你得到這棲風瑟後,我這伏龍琴的音色都好聽了許多。若說懼怕,該是我這龍懼你那鳳才是。婷兒難道不知,世人都有懼內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