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講一個關於嶗山道士的故事,其實嶗山派和茅山派是旗鼓相當的,有法之士都很厲害。
不喜歡看的跳過,這個故事出自聊齋志異,但是嶗山到現在還有一面穿牆術用的牆,所以到底是真是假還很難說。
古時,有一個叫王生的讀書人,原本是望族世家子弟。
少年時代喜歡學道。
有一天,他聽人說嶗山住著很多神仙,於是背上書箱,到嶗山去學道。
他登上嶗山,來到一座道觀,道觀裡有一個道士盤膝而坐,長得鶴髮童顏,一派仙風道骨模樣。
王生上前拜見道長,並和道長攀談,感覺他講的道理非常玄妙,於是王生便拜道長為師,請求學道。
道長搖頭對他說:“你是個讀書人,一副嬌生慣養的模樣,我怕你受不了這份清苦。”
王生信誓旦旦保證一定會吃苦學真本事。
道士最後答應收他為徒。
道士的徒弟非常多,傍晚時分,便都聚集在一起,個個都有法術,有的會隱身,有的會飛翔,有的會變化……王生對他們很是羨慕。
第二天一大早,道士把王生叫去,交給他一把斧子,叫他跟大夥上山去砍柴,王生很愉快地答應了。
過了一個多月,他的手腳都磨出了老繭,實在忍受不了這份苦,心裡暗暗起了回家的念頭。
有一天傍晚,他回到觀裡,看見兩個客人與師傅共坐飲酒。
天已經晚了,還沒有點上蠟燭。師傅就剪了一張像鏡子形狀的紙,貼在牆上。
一會兒,那紙變成一輪明月照亮室內,光芒四射。
各位弟子都在周圍奔走侍候,一個客人說:“良宵美景,其樂無窮,不能不共同享受。”。
於是,從桌上拿起酒壺,把酒分賞給眾弟子,並且囑咐可以盡情地暢飲,這其實是道教常用的五鬼運財之術,取的其他地方的酒。
王生心裡想,七八個人,一壺酒怎麼能夠喝?
於是,各人尋杯覓碗,爭先搶喝,惟恐壺裡的酒乾了。然而眾人往來不斷地倒,那壺裡的酒竟一點兒也不少。
王生心裡非常納悶。
過了一會兒,一個客人說:“承蒙賜給我們月光來照明,但這樣飲酒還是有些寂寞,為什麼不叫嫦娥來呢?”。
於是就把筷子向月亮中扔去。只見一個美女,從月光中飄出,起初不到一尺,等落到地上,便和平常人一樣了。
她扭動纖細的腰身、秀美的頸項,翩翩地跳起“霓裳舞”。
接著唱道:“神仙啊,你回到人間,而為什麼把我幽禁在廣寒宮!”那歌聲清脆悠揚,美妙如同吹奏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