贇寅和簡芳是一對戀人。他們很早就認識了,曾是高中時候的同班同學。而確立戀愛關系,則是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三年。
簡芳是個單身媽媽,有一個兩歲的女兒。前任男友去了美國定居,走之前,留給簡芳母女倆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位於上海的金山區,雖然面積很大,但是位置偏僻。經過考慮後,簡芳把房子賣了,換成了上海楊浦區的學區房。事實上,賣房子的錢只夠付清學區房的一半,還有一半則是向銀行申請貸款。
簡芳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退休工資不高。她有一個親哥哥,還沒有成家,但房子已經準備好了,也是向銀行貸款的。所以,家人幾乎沒有能力給予簡芳經濟上的支援,只能靠她自己獨立承擔撫養女兒和還銀行貸款的責任。
為了減輕簡芳的經濟壓力,贇寅主動提出要幫助她還房貸。贇寅每月的收入不高,只有三千元。他除去了自己的開銷,剩餘的錢全部打入到簡芳的銀行卡上了。還有,工作後存下來的積蓄五萬元,也全部給了簡芳。
贇寅之所以對簡芳很放心,一方面,他們是高中同學,現在又是戀人關系。贇寅一直很喜歡簡芳,他很想把這段感情修成正果;另一方面,關於簡芳的個人情況,她父母和哥哥的基本情況,贇寅都掌握得一清二楚。他對她知根知底,信任有加。
“謝謝你,你對我太好了!”簡芳對男朋友贇寅心存感激,“你是一個善良的人。現在,人們只會保護自己,善良的人越來越少了。”
在簡芳的眼裡,贇寅是個善良的人,只不過,她不知道的是,贇寅的家裡更需要用錢。他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類風濕等疾病,四十多歲就病退了,退休工資微薄。父親呢,腎髒有病,雖不屬於重大疾病範疇,但必須要用自費的進口藥來治療。他只能做不用花力氣的活兒,每月給單位看門,收入抵不上治療費用。
作為低保困難戶,父母能夠交足贇寅大學四年的學費,是非常不容易的。而父親的病一直在拖著,一年不如一年。母親還盼著畢業後的贇寅能賺到錢,給父親動手術。後來,當她在無意之間,得知了兒子把錢都給了女朋友,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兒。
母親狠狠地批評了贇寅,並要他向女朋友討回那些錢。可是,木納憨厚的贇寅不肯討,覺得面子上掛不住。就這樣,母親只得問他要了簡芳的手機號碼,自己打電話給了簡芳。
電話接通了以後,母親把家裡的情況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簡芳聽了以後,有些驚訝,又有些慚愧:“贇寅只告訴我,媽媽身體不好,病退在家,爸爸還在上班,腎髒有些問題。若不是阿姨您聯系我,我真的不知道你們家裡那麼需要錢,否則,我是絕對不會拿的。實在是對不起啊!”
因為大部分的錢已經劃入到了簡芳的銀行還貸賬戶,沒有辦法取出了。所以,簡芳只能把沒有劃入賬戶的錢,以及想方設法湊出來的一些錢,先還給了贇寅。但是,她承諾會盡快把其餘的錢還給他。同時,為了這事兒,簡芳也批評了贇寅。
“你怎麼主次顛倒啊?你爸爸還要用這錢動手術呢!”
“見你一個人撫養女兒,還要還房貸。我於心不忍,只想能幫你一把。”
“你願意為我分擔我的經濟壓力,這很好。但是,你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對父母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你是一個挺善良的人,只是有些善良過了頭。自己遇到了迫在眉睫的困難,還要先幫助別人,這就變成了‘愚善’。”
聽了簡芳的話,贇寅也覺得自己做得非常不妥當。畢竟,比起簡芳撫養孩子和還房貸,父母看病和治病才更重要。特別是父親的病一直拖著,必須盡早動手術。毫無疑問,他的確是一種“愚善”——自己的鍋裡沒有飯了,還要把鍋子讓給別人。
筆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