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人在刀盾手和弓箭手的護衛下,揹著一袋袋的泥土,螞蟻一樣的向著大震關下衝了過來。
另一半人在後面,則是隨時的準備補充上來;算是正式開始了,古代攻城固有套路中,其中填平護城河這一項環節。
針對這一個環節,並沒有什麼太多好說的地方。
無非是城頭上的眾人,對著下面的目標不斷射箭,讓這些吐谷渾人在填平壕溝之前,付出一些足夠的代價。
在這一個過程中,除了胡彪等人手一石二三,甚至兩石強弓的人員,紛紛出手之後表現非常的亮眼之外。
還有著安西軍的一千弓弩手,表現也讓雙方眼前一亮。
那是因為這些人手裡的單兵強弩,原型最先是墨家拿出來的一份圖紙,類似於後世大宋的神臂弩一般,威力很是強悍。
就算那些揹著一袋泥土,準備填壕溝的吐谷渾人。
幾乎每一個身邊的位置上,都有著一個舉著皮質盾牌的刀盾手護衛;還有著一些弓箭手,在下方進行壓制性反擊。
但是在這些強弩的招呼之下,那些刀盾手們手裡的皮盾跟玩笑一樣;輕易就被射穿,將後面的人員射翻在地。
所以別看大震關前,那一條貌不驚人的護城河。
只有區區的五百米長,兩米多深和三米多寬。
吐蕃人一方,卻是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那一萬人的吐谷渾人死傷過半不說,另一支下午換上來的羌人部隊,也是死傷了三千餘人,才是勉強填平了這裡。
為了儘快完成,這一種充滿死亡的填護城河任務。
吐谷渾人和羌人都將本方死者,甚至還有一口氣的傷員,也是一起扔進了壕溝之中,很是節省了一下來回背土的過程,才是做到了這樣一點。
總之,一天的戰鬥下來,對手死傷近萬人,本方卻不過死傷了七百來人。
而在這七百多人的傷亡中,因為有著良好的盔甲防護,大都是手臂上中箭;之後很快就被抬下去,被隨軍的眾多醫家郎中進行了良好的救治。
不僅沒有什麼性命之憂,連殘疾都不用擔心。
此消彼長之下,一時間大震關上的守軍士氣大振。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今天的一切才是開胃菜罷了;從第二天之後,他們的壓力一天比一天逐漸地大了起來。
沒有幾天,所承受的壓力就到了一個的驚人程度……
******
次日的一大早,天色不過蒙蒙亮的時候。
來自吐蕃人大營中的號角聲,又一次拉開了戰鬥的帷幕。
在這樣一個動靜之下,剛剛拿著一碗小米煮熱粥,嘴巴對著粥碗‘呼哧、呼哧~’吹著,打算吹冷一點再吃的十字。
這一個在現代位面,身為大學腳踏車運動員小哥。
立刻就皺著眉頭,嘴裡忍不住吐槽了起來:“特麼!這些吐蕃人給他爹號喪了?難道不知道長期不吃早餐,會導致嚴重胃病的常識麼。”
讓十字的反應這麼大,倒不是他面對昨天填平了護城河的吐蕃人,今天就要正式攻城的戰況,有著一個什麼擔心和恐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