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拉車之後,我家的六口人才是吃上了飽飯;而且打算再存上半個月的錢,也好給婆姨和娃娃們添上一件新衣服。
所以累是累了一些,可是小人心中也是有勁了。”
聽著眼前這一個車伕,用帶著發自內心喜悅的聲音,說出了以上的這麼一段話,李德裕又陷入了沉默中。
話說!李德裕最近一段時日中,雖然在府中沒有出門。
但是讓家中僕從有意地去打聽之下,胡彪等安西軍殘餘人員的情況,卻是瞭解得相當清楚。
不管是蜂窩煤和爐子,還是‘便民小餐桌’、得月樓、精武會館、胖西來超市、八十八號醫館、四通車行等生意。
一般在開業第二天,李德裕就得到了訊息。
甚至還讓人專門買了一個爐子和蜂窩煤回去試用,得出了一個比不上炭爐雅緻,但是廉價和實用,對於平常人家絕對是個好東西的評價。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原因,讓他心中升起了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在李德裕從小接受到的教育中,就認定了天下之間的錢財是有數,若是一個方佔了便宜,那麼另一方就吃虧。
只是在胡彪等人這裡,情況卻根本不是這樣。
猶如眼前這個叫作趙大眼的車伕,胡彪等人開辦的產業,讓一個個原本生活艱難的男人,甚至是婦人多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靠著這樣一份工作的收入,整個家庭的生活都變得好了起來,算是得到了一個極大好處的得利者。
由於便民小餐桌生意的火爆,每日間大規模收購。
據說城外農夫養的豚、雞鴨、雞子,地裡種的各種蔬菜,往往只要挑到那裡就能賣掉,價錢也不錯。
這些人,也能算是得利者。
同時,那些購買力蜂窩煤和爐子,以及在‘便民小餐桌’吃飯的客戶,用了比起平時更少的錢,卻是獲得了更好享受,吃到了更好食物。
以這樣一個角度計算起來,也能說得上是得利者。
另外,在他託人去長安、萬年兩縣的打聽之中,胡彪等人所有的產業中,需要繳納一應商稅,居然是沒有動任何的手腳和拖欠。
到目前為止,已經是繳納了三百二十貫的商稅;這樣算起來,朝廷和官府也能算是得利者。
而若是讓胡彪等人的產業,就此繼續地發展了下去。
等到遍佈了整個長安城之後,又會有這多少人因此而受益?
一時間,除了那些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絕對死在了這些人手裡的城中潑皮、無賴之外,似乎所有人都是贏家。
可關鍵的問題是,僅僅靠著百十名潑皮的吃虧,就能換成這麼多人得利?
針對著這一點,李德裕認為絕無可能;但是詭異的結果,卻是無比真實的顯示在他的眼前。
對他從小接受的教育,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衝擊。
這也是他不想去浙東節度使門下任職,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因為他不僅想要搞清楚,這裡面到底是蘊藏著一些什麼道理;心中還隱隱感覺到,胡彪等人怕是能給這一個死氣沉沉的大唐,帶來一些驚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