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時間裡,狼青的聲音不斷響起:
“槍支方面,手槍我們準備生產的是左輪手槍,具體的型號是大陰的韋伯利0.455口徑轉輪手槍。
這玩意六發裝彈,雙動式扳機結構,有著獨特的中折式設計。
一戰時期被廣泛地應用,被廣大的槍械發明家,還有軍隊的官兵給予了相當的好評,被認為是最好的一種六發轉輪手槍。
長槍方面,因為第一支後膛裝的栓動式步槍,在我們上一次任務的時候就誕生了。
所以我們打算製造的長槍,也是拉大栓的步槍,只是98K、李·恩菲爾德這些經典款式,目前就不要想了。
因為材料方面的限制,我們倒是能做出來,但是擔心根本帶不過去。
所以,我們準備生產的是早期樣式的漢陽造,就是套了一個老套筒的那一種,子彈當然也是圓頭彈。
這玩意放在同期步槍中對比,雖然有點不突出和拉垮,不過若是放在第二次鴨片戰爭,就很有一些牛逼了。
機槍方面的話,就有點不好搞。
主要是我們不確定,馬克沁屬於是83年才誕生第一款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機槍,這玩意到時候能不能帶過去。
所以我們的意見是,馬克沁重機槍當然要製造出來。
不過作為預備手段,第一款的加特林機槍,就是用手搖轉動槍管的那一種,也要製造一些帶過去看看。
就算用不了馬克沁,也能有重機槍使用。”
“這種手搖加特林,射速是多少?”胡彪打斷了狼青,嘴裡問出了這樣一句。
“熟練的機槍組,一分鐘能發射二百發14.7毫米口徑的子彈。”武卒開口後,給出了這樣一個資料。
雖然這一個射速,還比不上現代的自動步槍,但是比起了拉栓步槍的火力,依然是一個巨大突破。
意識到了這一點後,胡彪讚許的點了點頭,讓裝備小組的人繼續說。
在狼青喝水的當口,老鐵跟著說了起來:
“火炮方面,我們同樣是做了兩手準備,前一種準備是製造82毫米口徑和6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各一門,看能不能帶過去。
若是能夠帶過去,自然是一個最好的結果,不行的話,我們還有一門‘沒良心炮’。
反正過去之後,高低會有一些炮兵火力。
另外,DIY防彈衣這些就不用擔心了,隨便找一個服裝廠,很快就能給大家做上一堆出來。
考慮到炸藥包很多時候,有些威力過剩、扔不了多遠。
我們還打算仿造一批PLA的63式木柄手榴彈,就是當年按照民兵每人4個,正規軍40個生產,用到現在還有一大堆剩下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