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之間,之所以有這樣的差距。
並非在胡彪那一個方陣中,還多了一個二百來人的夜不收營,兵力上更為充沛一些,攻擊力也是更強一些。
根本上的原因,還是楊東籬等人在當前,所需要面對的對手有著很大的不同。
在最初的時候,楊東籬他們遇上的對手,是那一個一分為二的萬人隊,另外的那麼五千人馬殺了過來。
因為顧忌著頂在了最前面的陌刀隊,身上鐵罐頭一般盔甲的強悍防禦。
所以當時他們遇上的戰術,同樣是蒙人重騎舉著騎矛殺過來的場面。
老楊他們使用的戰術,也是與胡彪那邊一般無二;靠著陌刀手割草一般強悍手段,將衝上來的蒙人重騎劈到了人仰馬翻。
可以說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結果。
問題的關鍵是,面對著這樣一支不到千人的宋人步軍,居然是對著自己一路殺了過來,大有著要陣斬了自己的架勢。
忽必烈這一個未來蒙元的開國皇帝,自幼開始身經百戰,心高氣傲之下哪裡受得了這樣一個屈辱。
面對著那一個宋人方陣,迅速向自己推進的場面。
根本沒有在親衛的建議下,騎著戰馬就此退回本方大營的一個打算。
在眼見著那半個萬人隊,在傷亡慘重之下馬上就要潰敗的時候,在忽必烈充滿了憤怒的吼聲之中。
他身邊一共三千多人親衛部隊,僅僅是留下了數百人繼續護衛在身邊。
剩下的大概有著三千餘人馬,就向著楊東籬帶領的方陣殺了過來;這樣的一個命令,立刻讓楊東籬等人的情況,變得比起胡彪那邊艱難了好些。
一方面,是因為身後就是大汗的皇弟,蒙人一族中的四王子殿下。
連這樣的大貴人,都在身後一步不退,並且將身邊親衛都派遣了上來;並且親自擂響了戰鼓助威,剩餘的蒙騎只能是咬著牙死戰不退。
另一方面,能夠成為忽必烈身邊的親衛,又豈是一般的蒙人戰士。
雖然不是號稱著在蒙人中,最為精銳、戰力最強的那一支怯薛軍;但依然算在是蒙人之中,非常精銳的一些好手。
尤其是一手箭法,幾乎到了一個神乎其技的程度。
在其他輕重騎兵,死命衝擊著變形成了圓形的戰陣同時,一支支毒蛇一般的利箭,紛紛對著他們的面門招呼了過來。
哪怕一眾好漢們有著帶面甲的上好頭盔保護,若是一個不巧也有著中箭斃命的下場。
另外還有著一點,在忽必烈身邊護衛的除了精銳蒙人騎兵,此外還有著三百多名投靠蒙人的高手了。
就算金輪法王、尹克西、瀟湘子等人雖然不在其中,但還是有著尼摩星、馬光佐,以及好些番僧和西域高手。
以上種種綜合在一起,就很是給老楊他們造成了一些麻煩。
所以說到了目前為止,甲字戰營已經死傷了有著七八十之多。
一個楊東籬一想起來就很是些肉痛,但卻是讓忽必烈想要罵娘,一個無比神奇和不科學的傷亡數字。
當然了,雙方都是知道一點,若是這樣的戰鬥再繼續下去。
等到甲字戰營中的好漢們氣力不濟,那麼這樣一個傷亡數字,就將會在極短的時間裡,打著滾的開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