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員,包括了那七千人的騎兵,統統作為戰場預備隊。
甚至北面的燕山神軍,也是開始主動地向著金人進發;他們與北伐大軍的區別,無非是因為以冷兵器為主,所以戰陣結得更大一些。
算起來,一共是十四五萬人,向著有著四倍以上的對手主動進攻。
眼見著如此之後,完顏吳乞買就算明知本方人員計程車氣,遠遠也是沒有到了恢復的地步,依然是釋出了作戰的命令。
讓左右兩翼和中軍,那一些炮灰部隊們。
推著數量眾多的盾車,可活動的八牛弩、中小型的雙弓床弩,這些作戰器械主動地迎接了上去。
倒不是他們不想將所有的部隊,一股腦地全部填上去。
一方面是戰場上的空間有限,沒有辦法將所有的部隊堆上去。
另一方面,在吃夠了宋人火器的苦頭之後,金人一方已經注意到了作戰時,不能將隊形排得過於密集這一點……
******
在腳步聲、牛角號聲、叫罵聲、皮鞭聲、鐵皮口哨聲、鼓點聲、牛馬的嘶鳴聲,這些千奇百怪聲音交織起來的情況下。
雙方的作戰部隊,在不斷地互相靠近中。
不過是在雙方大規模地打起來之前,雙方之間率先開始了一場炮戰;一場極具穿越者特色,冷兵器和熱兵器之間的特殊炮戰。
為了應對大宋新軍的炮兵,又或者在吃虧後,模仿了炮兵這一種戰術。
雖然仿造大炮的過程不順利,那完顏吳乞買在一番苦苦思索之下,還是命人抓緊打造了數百臺弩炮,打算與宋軍扳一下手腕。
到了今天,就是這樣一個戰術,具體效果如何的體現時間了。
當雙方因為需要配合炮兵部隊,一陣相對緩慢的移動之下,最終雙方的人員距離著,差不多四里遠的時候。
新軍一方的炮兵方陣紛紛停下了步伐,飛快構建出了一個個跑位後,其中射程最遠的24磅炮和12磅炮,算是最先的開火了。
目標的話,正是金人堆之中那些弩炮。
頓時在響亮的炮聲之中,上百發粗大的彈丸對著金人一方招呼過去;可是隻有兩發命中,將那些弩炮當場就砸到了散架。
金人一方了?當然是繼續前進啊。
因為在這樣一個距離上,他們沒有絲毫能反擊到對手的手段。
哪怕是由一眾當初從開封城抓回去的大宋工匠們打造,可以移動的八牛弩車,最大的射程也就是三里而已。
所以說,他們軍官和督戰隊的驅使下,依然是隻能是硬著頭皮向前。
終於在又捱了一輪炮擊後,金人一方的弩炮部隊也是停止了下來。
一眾操作人員,開始忙活著用木頭固定著弩炮的輪子,好些人齊齊用力、甚至都用上了騾馬的力量開始上弦。
那一根根鵝蛋粗細,三四米長、帶著鐵質箭頭的弩箭,一看就是相當的有威力。
可惜的是,到了這麼一個時候,大宋炮兵師中,算是數量最多的8磅炮和6磅炮,也是加入了開火的過程。
這些8磅和6磅的鐵炮,在加長了火炮身管之後,射程剛好是能達到三里。